“扶持誰、誰來扶、怎么扶、如何退,全過程都要精準,有的需要下一番‘繡花’功夫。”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四川代表團審議時,用“繡花”比喻脫貧工作要精準,形象又生動,其實也蘊含著普遍意義。細細想之,我們的哪一項工作不需要下一番“繡花”功夫?
“繡花”貴在精心和恒心。唯有精心,方能精準;唯有恒心,方能恒久。
慢工出細活,精心才能見實效。繡花是技術活,也是慢工活,必須一針一線均勻布局,細心構圖,精準施針。干事創(chuàng)業(yè)也一樣,都需要從細微處著手,精心籌劃,精準施策,做到認真細致,有的放矢。謀事干事和“繡花”一樣,不僅考察眼力,更考驗心態(tài),要善于做個有心人、細心人,能夠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發(fā)揚“工匠精神”,把工作做細做實做精。
“貴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無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繡花”的恒心也是我們干任何工作都不能缺少的,都需要有一張藍圖繪到底的定力。一張好的繡花作品,定是精雕細琢出來的,需要大量有效時間和精力的投入,如果沒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耐心和“鐵杵磨成針”的恒心,就容易半途而廢、功虧一簣。
當前,我國正處于“三期疊加”的特殊時期,全面深化改革進入攻堅區(q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面臨風險和阻力,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環(huán)境污染形勢依然嚴峻,等等,這些既是挑戰(zhàn),也充滿機遇。“繡花論”無疑為我們指明了一條路:線隨針走,上下一心,擰成一股繩,一步一個腳印,用實干苦干細干給人民交一份滿意答卷。
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繡好手中花易,繡好江山畫難。這就要求廣大黨員干部在實際工作中,要領會“繡花論”的精髓,善于下“繡花”功夫,把功用到實處,把力施在細微處,多一些抓常抓長抓細的耐心,少一些急功急利的浮躁,穩(wěn)扎穩(wěn)打,持之以恒,既統(tǒng)攬全局把好方向,又瞅準拿穩(wěn)扎好每一針、走好每一步,方能積小勝為大勝,最終用實干把藍圖變?yōu)楝F(xiàn)實。
本文鏈接:http://416w.cn/2017/0323/940405.shtml(轉載請保留)
(作者單位:陜西省漢中市洋縣縣委組織部)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僅供參考?!?/p>
本文系宣講家網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
網友之家欄目投稿郵箱為:jst71ztz@126.com,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歡迎加入網友之家QQ交流群531249826,大學生交流群: 522415122。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