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小長假到來,本周只上三天班就放假了。但對于奔走在辦公室、住所之間的上班族來說,正常的狀態(tài)是:“過了星期三,翻過一座山。到了星期五,只剩一上午。”我們常常在每個擠地鐵的清晨掰著指頭算假期、念著口令安慰自己。
不過仔細一想,一周七天、周末兩天休息,這種日程計算方式,對于中國人而言,是十足的“舶來品”:《圣經(jīng)》故事中,上帝用五天創(chuàng)造時間萬物,第六天造人,第七天,上帝休息一天。
今天的我們已經(jīng)十分習慣這一套安排,但對于中國古人而言,沒有《圣經(jīng)》故事衍生出的作息傳統(tǒng),他們怎么休假?哪個朝代放假最長?幾年前,我們熱衷討論“如果回到古代,要去哪個朝代”的問題,如果把休假制度考慮進去,你會不會做出不同決定?今天,我們從一卷卷古籍中尋找答案。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