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隱士河上公解釋這句話說:“烹小鮮不去腸,不去鱗,不敢撓,恐其糜也。”河上公說“治國煩則下亂”,就是你治國治得非常繁瑣就會引起混亂,所以不要繁瑣,不要折騰。他的解釋非常權(quán)威,但是這件事情你解釋得太清楚了它煞風景。“治大國如烹小鮮”,這句話多漂亮啊,你懂不懂都沒關(guān)系,用北京的話形容就是“它帥啊”。治大國你怎么治?跟熬小魚差不多,但我不告訴你我怎么熬法。它讓人感覺到舉重若輕,舉止有定,胸有成竹,自有把握,不急不躁,不溫不火??墒窍窈由瞎慕忉屇?,“不去腸,不去鱗,不敢撓”,太具體了,變成大眾的烹調(diào)手冊了。
中國的很多古書,解釋得太細致、太多就會煞風景,本來模模糊糊的美得不得了。我跟大家說說這一輩子讀書方面最痛苦的事之一。我從小最喜歡白居易的一首詞,“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云無覓處。”這首詞太棒了,黃自先生還給它配了一首曲子??墒怯幸荒?,大概在十五年以前,我在《新民晚報》上看到一篇文章說這是個詩謎,作者說我們家的保姆特別聰明,當她看到“花非花,霧非霧”這首詞之后,立即說這是一個謎語。謎底就是冬天玻璃上的霜花。她把白居易這首詞解釋成一個謎語,而且給了科學的靠得住的解釋??赐暌院笪?guī)缀鯇ち硕桃姟_@么偉大的一首詞被咱們一位天才的保姆給解釋成了謎語了!我今天也是在這兒給大家談?wù)剬献忧f子思想的一些理解,我希望不給大家一個聰明的保姆的那種印象。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