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佛陀問他:“你會什么?”
周利槃陀伽慚愧地說道:“師父,弟子實在愚鈍,辜負了您的一番教誨,我只會掃地。”
佛陀拍拍他的肩頭說:“沒有關系,眾生皆有佛性,只要用心你一定會領悟的。我現(xiàn)在教你一偈,從今以后,你掃地的時候用心念‘拂塵掃垢’。”
聽了佛陀的話,愚鈍的周利槃陀伽每次掃地的時候都很用心地念,念了很久以后,突然有一天他想道:“外面的塵垢臟時,要用掃把去掃,而內心污穢時又要怎樣才能清掃干凈呢?”
就這樣,周利槃陀伽終于開悟了。
鼎州禪師的撿落葉,不如說是撿去心中的妄想煩惱。大地山河有多少落葉且不必去管它,而人心里的落葉則是撿一片少一片;禪者,只要當下安心,就立刻擁有了大千世界的一切。
儒家主張凡事求諸己,日省吾身三次;禪者則認為隨其心凈則國土凈,故有情眾生都應隨時隨地除去自己心上的落葉,即所謂“佛塵掃垢”,還自己一片清靜。
佛典上有一偈:“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臺,朝朝勤拂拭,莫使惹塵埃。”意思是人心就好比一面鏡子,只有拭去鏡面上的灰塵,鏡子才能光亮,才能照清人的本來面目;所以,一個人也只有常常拭去心靈上的塵埃,方能露出其純真、善良的本性來。佛典還有一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講的是更高的修煉境界。但對于塵世中人來說,這兩首偈的區(qū)別并不是很大,關鍵是我們要拂落心靈的塵埃。
剛出生的小孩,是那么的純凈,那么透明,那么可愛,讓人忍不住要去愛憐。但是隨著他的長大,就變得越來越不可愛了,到后來甚至十分令人討厭,這是為什么?為何保持一份內心的潔凈是如此困難?紅塵濁世,是什么改變了我們?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