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家地處吉林省東北部與黑龍江省接壤的一個偏僻山村。小的時候,俺家那嘎達還是大片大片茂密的原始森林,資源非常豐富。在家鄉(xiāng)給我永遠抹不掉的記憶中,就有“正月十五點明子”,這究竟是個啥故事呢,且聽我慢慢道來。
看過現(xiàn)代京劇《智取威虎山》的朋友可能還會記得,在第十場“會師百雞宴”里,眾土匪為座山雕祝五十大壽時,楊子榮說過一句臺詞:“廳里掌燈,山外點明子,給三爺拜壽”。臺詞“山外點明子”說的就是紅松明子。紅松是東北森林特有的一種名貴樹種。紅松明子(簡稱明子)就是含有大量松脂的松木芯,易燃性和可持續(xù)性都比較強。從山里揀回的明子,通常約有一尺多寬,十多公分厚,長度和形狀各異。
原來,紅松樹倒地后,由于樹根樹干里含有大量的粘稠松脂,再經(jīng)過上百年的腐爛過程,松脂就沁透到了樹芯部分,使其變得堅硬,不易腐爛,不易受潮,并散發(fā)出清香的松脂氣味,這就所謂的明子。念中學(xué)那會兒,學(xué)校有個小五七廠,就是專門提煉松脂的,學(xué)生們每年都要停課10多天上山揀明子,為工廠提供生產(chǎn)原料。而各家各戶在每年冬季來臨之前,至少也要備足夠用一年的引火明子。
過去,明子是林區(qū)居民家庭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因為當時林區(qū)人生火做飯、燒柴取暖燒的都是木頭柈子,而燒火常用的柞樹、水曲柳、楊樹、樺樹、柳樹等木柴,用火柴無法直接點著,這樣明子派上了用場,一般只需要寬厚一公分、長一拃(大約半尺)左右的明子,就可以把爐灶里的木頭柈子點燃,明子有引火柴的作用。
我小的時候,國家貧困落后,老百姓日子過得挺緊巴。盡管生活很艱苦,但是逢年過節(jié)時,喜慶祥和的年味卻仍然濃郁,鄉(xiāng)親們總會想方設(shè)法自己找樂,貧窮阻擋不了他們追求幸??鞓返哪_步,節(jié)日過得很開心。以元宵節(jié)為例,就有“屋里點燈睡覺”和“屋外點明子照亮”的傳統(tǒng)習(xí)俗。
還是在我記事的時候,就曾多次問過大人,為什么元宵節(jié)晚上屋里要點燈睡覺,屋外要點明子照亮呢?他們都說,這是為了嚇跑“張三”(對狼的俗稱)啊。原來,火是狼的天敵,見到火光它就蹽得遠遠的。屋外點明子,它就不敢靠近房屋;屋里點燈,它就不敢扒開房門,能讓全家人安生一年。在我童年的記憶中,狼就是一個兇猛殘忍、無惡不作的害人精,每當大雪封山時,饑餓難耐的野狼便會成群結(jié)對地下山進屯,襲擊百姓的雞鴨豬羊,甚至是傷人。小的時候,只要有人一提狼,或者聽到狼的叫聲,心里就直打哆嗦。而一些家庭遇到小孩子哭鬧時,大人一句“‘張三’來了”,或模仿其嚎叫聲,哭鬧立馬就憋回去了,那才叫好使呢。
現(xiàn)在看,長輩們所說正月十五點明子驅(qū)嚇“張三”,很可能就是一種漢朝流傳下來的點豆面燈習(xí)俗的民間版演繹和發(fā)揮吧,對于同貧困生活頑強斗爭的鄉(xiāng)親們來說,他們是多么渴望驅(qū)妖辟邪祛病的吉祥之光能夠普照全身啊,自然是不會放過這個祈福良機的。
鄉(xiāng)親們對元宵節(jié)點明子,還有一種解釋,就是借其“明”“火”之意,祝愿全家人一年都亮亮堂堂、紅紅火火、沒病沒災(zāi)、平平安安的。無論是哪種說法,都蘊著含鄉(xiāng)親們對團圓、和諧、幸福、吉祥的美好企盼和強烈追求。在元宵節(jié)晚上,老媽就曾經(jīng)常在我們兄弟姐妹學(xué)習(xí)的桌子旁插上一塊點燃的明子,嘴里念叨著:“書桌亮堂堂,孩子走四方”。說來也趕巧,不知是明子火靈驗,還是老媽祈禱如愿,在我們五個孩子中,先后有三人通過參軍、考學(xué)等途徑陸續(xù)走出大山,在城里安家立業(yè)。
那會兒,一過正月十二三之后,小孩子就會被交待一件差事:劈明子。通常,都是大人先爬上柴火垛,從中挑出凝結(jié)松脂多、份量較重、顏色通紅的上等明子,并交待好劈的標準和數(shù)量,之后孩子們便操起家里淘汰的菜刀或者剁豬食的刀具,像刀削面,又似撕熟豬肘子肉那樣,一條接著一條弄下來。其實,劈明子也是一個技巧活,大人會教你,要選對茬兒口,順茬兒劈開去。遇到松脂厚的地方,一刀砍下去,有時只砍出個白點,難劈得很。會劈的人,總是不慌不忙地先找到茬兒口,然后順茬兒砍下個大塊來,再劈成若干小塊。劈下來后,松脂多的放在一塊,松脂少的放在另一邊,松脂多的供十五晚上用。對精選好的明子,都得捋捋呱呱地裝進土籃子里,送到倉棚子里擱著。若是活干得很地道兒,說不定還會得到大人給一個糖球之類的獎賞呢。這活,我一直干到17歲離開家鄉(xiāng)那年。
到了元宵節(jié)晚上,在大人的具體指導(dǎo)下,孩子們便開始在自家的房前屋后、倉棚地窖、豬圈雞舍、糧坉醬缸、大門兩旁,以及犄角旮旯等可能會有“張三”出沒之處,選擇既能避開可燃物又可以插明子地方,將明子點燃后插上。剎時間,皚皚白雪映襯著火光,熊熊火光映襯著笑臉,夜幕似乎也很知趣躲出了很遠,天空一片明亮??諝饫镲h散的松香味,更是沁人心脾。被火光簇擁著的各家各戶,庭前屋后,歡聲笑語,紅光璀璨,好不壯觀。
有一年,我特意把一個月的年假安排在春節(jié)前夕,帶著妻子女兒趕回老家,一是想多陪陪年邁的老人過個年,另外也想重拾年少時的年味。早就聽說由于山上明子稀少了,再加上林區(qū)禁止煙火管制得特別嚴厲,正月十五點明子,已定格在上世紀七十年前生人的記憶里,肯定是再也看不到了,對此我心里早有預(yù)期。但是,在老家的日子里,每天仍然被家鄉(xiāng)濃郁的“年味”所感激著。如今,林區(qū)人過年比城里還熱鬧,節(jié)日活動豐富多彩。每當夜幕降臨,家家戶戶張燈結(jié)彩,各式各樣彩燈取代了紅松明子,山村夜晚的天空更加輝煌璀璨、亮麗奪目。就連小孩手里掌著的燈籠,也都是工廠生產(chǎn)的工藝品,還配有電子音樂,彰顯著現(xiàn)代文明氣息,與我幼時候玩的那種用高粱桿做籠骨架,外糊彩紙內(nèi)置蠟燭的自制燈籠大相徑庭。
元宵,自然是必備的美味。正月十五那天吃晚飯時,只聽老媽喊了一聲:“吃元宵嘍,今晚管夠造?。?rdquo;轉(zhuǎn)眼間,油炸的金黃色元宵和水煮的銀白色元宵熱氣騰騰地端上了桌。老媽說,一黃一白,金銀俱全,寓意著人財兩旺。好個吉祥噢!看著碗里的元宵,心里回味著老媽說的“今晚管夠造啊”,我不禁心頭涌出一股熱流,淚水在眼圈里直打轉(zhuǎn)轉(zhuǎn)??峙略趫龅娜?,唯有我能聽懂老媽這話不是脫口而出的,與其說是叮囑孩子們“都吃飽啦”,不如說是對我的特別提醒:“今晚可以隨便吃哦”。要知道,我小有時候,元宵可是個稀罕物,屬于細糧,金貴得很。過節(jié)時,一般人家壓根兒就吃不著,能吃著的也就是嘗嘗鮮而已。而且為了讓孩子們多吃點,父母常以“我吃那東西燒心”為由而舍不得吃?,F(xiàn)在老媽卻讓孩子們“今晚管夠造啊”,“慷慨”的老媽啊,您晚年能夠擁有這么多的富足與幸福,如何讓我不為之動容!
那天飯后,我獨自駐足室外。夜幕里,時而各式彩燈照耀,時而禮花騰空歡笑,時而有震耳欲聾的鞭炮,時而聽到觀看央視元宵晚會人們的鼓掌叫好。小孩子們掌著燈籠在路上嬉戲打鬧,年輕人在村喜慶園里嗨流行歌曲一比低高,中老年人在村健身場上伴隨樂曲跳舞扭腰……山村的夜晚啊,變成了歡樂的海洋??粗厣想S風(fēng)起舞的鞭炮碎紙,我俯身拾起一片鮮紅色的拿在手里凝視著,耳邊不禁再次回響起老媽那句叮囑的話:“今晚管夠造啊”……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wǎng)立場,僅供參考?!?/p>
本文系宣講家網(wǎng)獨家稿件,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
網(wǎng)友之家欄目投稿郵箱為:jst71ztz@126.com,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歡迎加入網(wǎng)友之家QQ交流群531249826,大學(xué)生交流群: 522415122。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