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揮專業(yè)文化隊伍作用與調動社會力量積極性的關系
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文化工作者承擔著重要職責,需要增強擔當意識、發(fā)揮主力軍作用。同時,僅靠專業(yè)文化隊伍是不夠的,需要社會各方面的自覺行動和廣泛參與,激發(fā)每一個公民、企業(yè)、社會組織的積極性主動性。
文化隊伍強,文化軟實力才能強。擁有一支高素質的文化人才隊伍,特別是一批有影響的文化名家、文化大師,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標志。正是有了老子、孔子等諸子百家,我國先秦文化才璀璨奪目。有了莫扎特、貝多芬等一批大師,歐洲古典音樂才享譽全球。有了一批名編導、名演員,美國好萊塢才影響全球電影市場。目前,我們已初步形成一支宏大的文化工作者隊伍,涌現(xiàn)了一些享有國際聲譽的文化大家,但仍存在結構不合理等問題,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化領軍人物和拔尖人才還不多,懂經(jīng)營善管理的復合型人才、長于對外文化傳播的國際化人才還很缺乏。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必須著力營造有利于文化人才脫穎而出的環(huán)境,既要見“物”,更要見“人”。
現(xiàn)在,我國與外部聯(lián)系日益緊密、國際交往更加頻繁,每一位公民、每一個組織都是一個文化符號、一張文化名片,都是外國人認識中國、認識中華文化的一個渠道、一個窗口。要看到,我國一些游客、企業(yè)、海外務工者等,在境外的表現(xiàn)屢遭詬病,損害了我們文明古國、世界大國應有的良好形象。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不單是文化人的事情,更是每個中國人的事情,社會各方面都要認識自己的責任。
統(tǒng)籌發(fā)揮專業(yè)文化隊伍與社會力量的作用,要求我們把人才資源作為文化軟實力建設的第一資源,優(yōu)化人才結構,建強文化隊伍。同時,強化人人代表國家形象的意識,采取各種形式,推動出國公民、企業(yè)、社會機構等“入境隨俗”,自覺遵守當?shù)氐姆煞ㄒ?guī)和行為準則,展示良好的文明素質和精神風貌。
(作者系中宣部文化體制改革和發(fā)展辦公室主任)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