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這樣過春節(jié)(4)

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今天,我們這樣過春節(jié)(4)

拜年

最重要的是“真心”

大年初一,作為表達新春祝福最直接的形式,拜年是中國人歡度春節(jié)的重要習(xí)俗,有著重要的道德和文化內(nèi)涵。

隨著社會的變遷和科技的進步,人們互致問候的心情不變,拜年方式卻在不斷變化:從登門拜年、書信、明信片寄送問候,到電話、短信表達情意,如今又興起了微信等“微拜年”,“新年快樂”“萬事如意”“事業(yè)有成”“身體安康”等祝福彌漫在線上線下。

有人感嘆,說沒有了走街串巷的面對面拜年,少了電話里祝福的真誠表達,足不出戶、一鍵發(fā)送的短信、QQ、微信拜年“消解了拜年的味道”“距離傳統(tǒng)民俗越來越遠了”。其實仔細揣摩,人們“反感”的不是形式的變化本身,而更多在乎的是“對方送來的祝福是不是給自己私人訂制的”“短信微信的內(nèi)容是不是有誠意的”。2014年央視春晚上,一首《群發(fā)的短信我不回》唱出了群發(fā)短信拜年遭遇的尷尬,也道出了許多人的心聲,說到底,就是群發(fā)短信拜年讓人感到“沒有誠意”“缺乏對自己的重視和尊重”。

所以說,并非是拜年形式變化本身隔閡了人與人之間的感情,而是如何利用好這種形式,表達真心實意的感情。有許多網(wǎng)友表示,自己之前為每一個親朋好友送上了專屬祝福,或是個性化地設(shè)計了一個多媒體拜年短片,得到的回饋依然是溫暖的;甚至因為許多朋友間相隔萬里,微信的文字、語音、視頻等噓寒問暖、互道祝福更為彼此接受,也打破了時空界限,“讓人感覺回到了彼此一起的時候”。

年俗作為一種文化,也是在傳承中不斷變化的。我們大可不必詬病現(xiàn)代科技對拜年形式的改變“葬送”了傳統(tǒng)拜年的味道,因為,有條件的一樣可以走街串巷辭舊迎新,而在短信、微信拜年的時候不妨多一些用心,也就自然能拉近感情。

送別逝去的歲月,憧憬未來的生活,應(yīng)該說,無論拜年的方式如何變遷,只要有真心在,情誼就在,年味兒就在。

責(zé)任編輯:潘攀校對:葉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lǐng)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
京公網(wǎng)安備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10200155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