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齊國一代名臣晏嬰,歷任齊靈公、莊公、景公三朝的宰相,極力主張:“廉者,政之本也,德之主也。”作為一個心中裝著平民百姓、國家社稷的人,晏子清廉的施政作風,給后世樹立了一個清正廉潔的標桿,留下千古傳頌的光輝形象。晏子堅持廉潔奉公,他管理國家秉公無私,親友僚屬求他辦事,合法者辦、不合法者拒,他從不接受禮物,大到賞邑宮室,小到車馬服飾,都被他辭絕。對于歷史名相晏子,孔子、孟子等先賢都對他大有贊許,史學家司馬遷專門為他作傳,將其與輔佐齊桓公成就霸業(yè)的管仲并列,而作《管晏列傳》。
清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也是我們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優(yōu)良作風,需要我們每一名中華兒女學習和傳承。“俱往矣,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今年是毛澤東同志誕辰123周年,在全面從嚴治黨、深入反腐倡廉的當下,我們在緬懷毛主席的豐功偉績時,在懷念他波瀾壯闊的一生時,也不能忘記他留給我們的清廉品格。在清正廉潔方面,毛主席感人至深的故事不勝枚舉。毛澤東在湖南“驅(qū)張”運動中擔任代表,以洗衣為生;毛澤東在井岡山時期,在一根燈芯下勤奮寫作,點燃革命的“星星之火”,并強調(diào)“共產(chǎn)黨員在政府工作中,應該是十分廉潔、不用私人、多做工作、少取報酬的模范”;毛澤東在延安時期,他教育抗大學生說“住窯洞,吃小米,就是革命”;毛澤東為了克服抗日根據(jù)地的困難,他號召大家“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并親力親為;毛澤東在革命勝利前夕,他告誡全黨要堅持“兩個務必”,抗擊“糖衣炮彈”的襲擊,并且要求“不做壽、不送禮、少敬酒、少拍掌、不以人名作地名、不把中國同志與馬恩列斯平列”;毛澤東在社會主義建設的暫時困難時期,他和大家一起勒緊褲帶,“幾月不知肉滋味” ……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一代偉人毛澤東是清正廉潔的典范,無論是對工作,還是對待生活及親友,他身上的清廉品格都值得我們學習與繼承。1947年10月10日,毛澤東起草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關(guān)于重行頒布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訓令》,從此,內(nèi)容統(tǒng)一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就以命令的形式成為全軍的統(tǒng)一紀律,這對統(tǒng)一全軍紀律,加強部隊的思想和作風建設,具有重大的意義。1927年9月,毛澤東領導湘贛邊秋收起義時,就要求部隊官兵對待人民群眾說話和氣,買賣公平,不拉夫,不打人,不罵人,在江西省遂川縣荊竹山動員部隊向井岡山進發(fā)時,規(guī)定了三項紀律:行動聽指揮,不拿群眾一個紅薯,打土豪要歸公。1928年1月,部隊進駐遂川縣城,分散到縣城周圍農(nóng)村發(fā)動群眾時,提出了六項注意:上門板,捆鋪草,說話和氣,買賣公平,借東西要還,損壞東西要賠,同年4月間,部隊到達湖南省桂東縣沙田鎮(zhèn),毛澤東在三十六石丘向全體官兵正式宣布三大紀律六項注意。毛主席始終保持清廉的作風,他時刻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嚴格遵守黨紀國法,堅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永葆共產(chǎn)黨人的浩然正氣,給我們后輩留下了一筆豐厚的精神財富。
毛主席一生清正廉潔,大公無私。毛澤東三拒親屬求照顧的清廉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受到人民的贊頌。他曾經(jīng)向要進京的親友捎過話:我毛澤東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主席,不是韶山毛家的主席,家鄉(xiāng)親友要勤耕守法,好自為之。凡會見來北京的親友,他總要講他的三條交往原則:“戀親,但不為親循私;念舊,但不為舊謀利;濟親,但不以公濟私。” 湖南毛澤東遺物館陳列有一封毛澤東回絕外婆家15個人請求照顧的信件,這封請求入學、工作等照顧的書信轉(zhuǎn)交到毛澤東手里,他在信的頁眉批示了一行字:“許多人介紹工作,不能辦,人們會說話的。”簡單的一句“人們會說話的”飽含著毛澤東是“人民的主席”的深情,道出了毛主席為“多數(shù)人解決困難”,不為“少數(shù)親友謀利”的清廉作風。在強化防腐倡廉的當下,我們倡導樹立文明家風,毛主席的這種對親友的“拒絕”實則是一種“大愛”,值得我們學習與傳承。
“樹廉潔之風,利清白之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深刻影響著我們每一位中華兒女。一代偉人毛澤東始終注重帶頭永葆清正廉潔,為全黨樹立了清廉的光輝榜樣,他的清廉作風值得我們學習與發(fā)揚。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wǎng)立場,僅供參考?!?/p>
本文系宣講家網(wǎng)獨家稿件,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
網(wǎng)友之家欄目投稿郵箱為:jst71ztz@126.com,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歡迎加入網(wǎng)友之家QQ交流群531249826,大學生交流群: 522415122。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