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征求意見過程中,各地區(qū)各部門普遍反映,當前黨內政治生活存在的突出問題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方面:在堅持黨的政治路線方面,一些黨員、干部信仰缺失、信念動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缺乏自信;一些黨員、干部政治紀律、政治規(guī)矩意識淡薄,有的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口是心非、陽奉陰違;對敵對勢力西化、分化戰(zhàn)略缺乏應有警惕,對錯誤的東西不敢斗爭。在堅持黨的思想路線方面,既存在思想僵化、固守本本的問題,也存在忘記國情、脫離實際的問題。有的對新情況新問題缺乏應有的研究,對化解矛盾、破解難題缺乏應有的闖勁,為官不為問題比較突出。在堅持黨的組織路線方面,執(zhí)行黨的組織路線還有偏差;有的任人唯親、任人唯利,培植私人勢力,結成利益集團;“帶病提拔”、說情打招呼等現(xiàn)象不同程度存在,跑官要官、買官賣官、拉票賄選問題屢禁不止。在堅持黨的群眾路線方面,一些黨員、干部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和群眾觀點還沒有牢固樹立起來,漠視群眾、脫離群眾、侵害群眾利益等現(xiàn)象仍然不少;有的政績觀扭曲,熱衷于“政績工程”“形象工程”;執(zhí)行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不堅決、不徹底。在堅持民主集中制方面,發(fā)揚民主不夠問題和正確集中不夠問題同時存在。有的黨組織集體領導流于形式,不按規(guī)則辦事;有的主要領導干部以個人意志代替集體領導;有的班子成員缺乏集體意識,把“分工”當作“分家”,把分管領域當成“私人領地”;有的主要領導干部該擔當?shù)牟粨?,對不同意見不敢集中、不善集中。在堅持黨的組織生活制度方面,組織生活不經(jīng)常、不認真、不嚴肅的問題比較普遍,方式方法單一;一些黨員、干部不愿進行積極健康的思想斗爭;有的地方和單位“三會一課”制度形同虛設,有的組織生活質量不高,滿足于走過場、做樣子。這些問題不僅對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對黨的創(chuàng)造力凝聚力戰(zhàn)斗力產(chǎn)生嚴重影響,而且也引起了人民群眾強烈不滿,必須下大氣力加以解決。
1980年制定的《關于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發(fā)揮了重要歷史作用,至今仍然具有重要指導意義。但由于這個準則針對的是當時的歷史條件和主要矛盾,現(xiàn)在黨內出現(xiàn)的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當時尚未遇到,而當時比較突出的一些矛盾和問題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突出了。30多年來,形勢任務和黨內情況發(fā)生了很大變化,黨的建設既積累了大量新成果新經(jīng)驗,又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有必要制定一個新準則。
全會通過的《準則》是在深入調查研究、系統(tǒng)總結歷史經(jīng)驗的基礎上制定的,提出了許多新的重大觀點和重大舉措。這些重大觀點和創(chuàng)新舉措,既繼承和發(fā)揚我們黨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制度規(guī)定和優(yōu)良傳統(tǒng),又對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理論和實踐創(chuàng)新成果進行了集納,形成了新的制度安排。比如,在序言部分,強調黨要管黨必須從黨內政治生活管起,從嚴治黨必須從黨內政治生活嚴起;強調新形勢下加強和規(guī)范黨內政治生活,重點是各級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關鍵是高級干部特別是中央委員會、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的組成人員。在堅定理想信念部分,強調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開展黨內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務;強調全黨同志必須把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chǎn)主義的信念作為畢生追求,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不斷改造主觀世界,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在堅持黨的基本路線部分,強調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是黨和國家的生命線、人民的幸福線,也是黨內政治生活正常開展的根本保證;強調考察識別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必須首先看是否堅定不移貫徹黨的基本路線。在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部分,強調堅持黨的領導,首先是堅持黨中央的集中統(tǒng)一領導;強調必須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嚴明黨的政治紀律部分,強調黨員不準散布違背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言論,不準公開發(fā)表違背黨中央決定的言論;強調黨員、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不準在黨內搞小山頭、小圈子、小團伙,嚴禁在黨內拉私人關系、培植個人勢力、結成利益集團。在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部分,強調全黨必須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強調堅持抓常、抓細、抓長,特別是要防范和查處各種隱性、變異的“四風”問題,把落實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常態(tài)化、長效化。在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部分,強調堅持集體領導制度,實行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是民主集中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始終堅持,任何組織和個人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允許以任何理由違反這項制度;強調凡屬重大問題,要按照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的原則,由集體討論、按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作出決定,不允許用其他形式取代黨委及其常委會(或黨組)的領導。在堅持正確選人用人導向部分,強調選人用人必須強化黨組織的領導和把關作用,落實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紀實制度;強調領導干部不得干預曾經(jīng)工作生活過的地方、曾經(jīng)工作過的單位和不屬于自己分管領域的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有關地方和單位黨組織要抵制這種違反黨的組織原則的行為。在嚴格黨的組織生活制度部分,強調黨組織要嚴格執(zhí)行組織生活制度,確保黨的組織生活經(jīng)常、認真、嚴肅;強調領導干部要以普通黨員身份參加所在黨支部或黨小組的組織生活,堅持黨員領導干部講黨課制度。在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部分,強調黨的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對各種不同意見都必須聽取,鼓勵下級反映真實情況;強調黨內工作會議的報告、講話以及各類工作總結,上級機關和領導干部檢查指導工作,既要講成績和經(jīng)驗,又要講問題和不足。在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jiān)督部分,強調完善權力運行制約和監(jiān)督機制,形成有權必有責、有權必擔責、濫權必追責的制度安排;強調實行權力清單制度,公開權力運行過程和結果,健全不當用權問責機制。在保持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部分,強調領導干部禁止利用職權或影響力為家屬親友謀求特殊照顧,禁止領導干部家屬親友插手領導干部職權范圍內的工作、插手人事安排;強調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對來自領導干部家屬親友的違規(guī)干預行為要堅決抵制,并將有關情況報告黨組織,等等。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