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年前,中國男排沖出亞洲,北大師生喊出“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的口號;35年后,中國女排在里約奧運賽場上勇奪金牌,受邀來到北大,與青年學生分享成長心得。
這樣的“新生第一課”,對青年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扣好“人生第一??圩?rdquo;,無疑具有特殊意義。
近年來,高校共青團始終堅持將加強青年學生思想政治引領和價值引領作為根本任務,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統(tǒng)領,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積極做好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青年學生群眾工作。
“四進四信”為主線,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
最近,在首都高校里,青年學生流行爭做“四可青年”——“可愛、可信、可貴、可為”。這是團北京市委開展的“四進四信,爭做四可青年”主題教育活動,旨在通過“青春·學習”“青春·思考”“青春·分享”“青春·踐行”4個專項行動,助推基層團支部思想引領,促進理論社團思想成長,建設新媒體互動平臺,助力團學骨干培養(yǎng)。
2015年年初,高校共青團系統(tǒng)部署開展了“四進四信”活動,推動講話精神“進支部、進社團、進網絡、進團課”,引導幫助廣大團員學生用講話精神武裝頭腦,牢固樹立對黨的科學理論的信仰、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xiàn)中國夢的信念、增強對黨和政府的信任、增進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信賴,使廣大團員學生切實增強“四個自信”、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
活動已覆蓋超過2500所高校,各級團學組織展現(xiàn)出豐富的創(chuàng)造力,東北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師范大學等高校將“四進四信”活動菜單化,并與學生專業(yè)相結合,實現(xiàn)對學生團支部的全覆蓋;江蘇成立思想引領導師團,組織開展“夢想公開課”活動,探索別開生面的團課教育形式;東華大學從老教授、青年教師中招募“團學合伙人”,設計系列微團課,并在線上廣泛傳播。團中央學校部還在微信微博平臺開設了“學習天天見”專欄,撰寫并傳播系列評論文章,研發(fā)“四進四信”學習App。
為了讓廣大青年學生更好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2014年開始,高校共青團每年開學季都會集中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宣傳月”,組織基層團支部開展“如何練好‘八字真經’”、校園明辨會等主題活動50余萬場,利用新媒體平臺開展的“我為核心價值觀代言”活動更是吸引了超過千萬人次青年學生參與。
高校共青團還牢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這一主題,以“一二·九”運動80周年、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等重要時間節(jié)點為契機,開展各類宣傳教育活動。各級團學組織將愛國主義教育作為常項工作,通過團日活動、座談會、社會實踐等形式,引領青年學生堅持愛國主義和愛黨、愛社會主義相統(tǒng)一。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