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文物局——
博物館本身就是全社會的志愿者
問:請問博物館在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中能發(fā)揮什么作用?
答:博物館作為重要的公益性公共文化設施之一,為社會公眾提供教育、欣賞等公共文化服務。從這個意義上說,博物館本身就是全社會的志愿者。
同時,從微觀上來說,博物館也是開展志愿活動和志愿服務的重要陣地。目前全國4692家博物館中,約有50%的博物館開展了博物館志愿者工作,共有志愿者近25萬人。很多志愿者服務時長達到1000小時以上,有的志愿者甚至超過3000小時,服務觀眾近萬人。
從質量上,博物館志愿者的構成更加多元化、社會化。博物館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知識分子、收藏家、大學生、外籍人士等多樣職業(yè)、多種素質的有生力量加入到志愿者隊伍中來。
此外,博物館志愿者工作也逐漸從單一的展覽講解到參與捐贈、藏品管理、文物保護、刊物編輯、活動策劃等更多的博物館重點工作,成為博物館不可分割的有機組成部分。
問:請談談如何提升博物館志愿者的積極性?
答:志愿者是連接博物館與社會的重要橋梁和紐帶,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使博物館更好地走向社會、服務社會,擴展歷史文化知識和博物館文化的傳播。
提升博物館志愿者的積極性,我想應該從對志愿者管理服務和激勵機制方面下功夫。近些年,中國博物館進行了很多積極的探索,嚴格志愿者篩選制度,幫助提高其基本素質和專業(yè)水平;重視志愿者前期培訓和崗位規(guī)劃,并在實踐中不斷完善。此外,對具有一定專業(yè)和學術背景的志愿者盡可能開放博物館各類資源。同時,還采用各類激勵獎勵措施,提高其積極性和穩(wěn)定性。
據不完全統(tǒng)計,開展志愿者工作的博物館中,已有超過一半的博物館成立了由志愿者組成的工作委員會,并實現了志愿者自我管理。
問:《關于公共文化設施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的實施意見》發(fā)布后,國家文物局將從哪些方面推動博物館志愿者活動的開展?
答:首先,我們將按照實施意見要求,大力組織、支持各類博物館積極主動開展志愿者召集工作,壯大志愿者隊伍,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工作。第二,我們將堅持示范帶動原則,扎實做好首批示范單位中的博物館、紀念館等文博單位優(yōu)先建立志愿者服務管理機制。第三,我們將推動所屬博物館加強志愿服務組織和服務項目建設,廣泛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逐步實現博物館志愿服務制度化和常態(tài)化。
我們將繼續(xù)支持博物館志愿者專業(yè)委員會積極組織相關交流活動,推動博物館志愿者隊伍及博物館公益性團體的建設和發(fā)展;指導委員會不斷完善“中國博物館十佳志愿者之星評選”活動。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