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要問:萬里長征路,能讓我們看到什么?
都說戰(zhàn)爭能湮滅情感,戰(zhàn)馬會踏碎人性。如果你聽了下面這個故事,面對這樣的問題,你會說:“不” !還是在茫茫的草地上面,一支紅軍隊伍被后面的敵人追趕著。偏偏一位懷孕的女戰(zhàn)士臨產,部隊只好停下來,焦急萬分地等候一個小生命的誕生。敵人的飛機在天上轉,追兵越逼越近。這時,參加過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董必武對紅軍五軍團的軍團長董振堂說:“一定要頂住敵人,打出一個生孩子的時間。”整整兩個多鐘頭,小生命才姍姍來到人間。而打狙擊戰(zhàn)的部隊已經犧牲了幾名戰(zhàn)士。有人嘆息,董振堂卻板起臉說:“我們干革命打仗,為了什么?不就是為了孩子們嗎?” “為了孩子”,這是所有烈士的心愿;“為了孩子” 這是人世間最樸實也是最美麗的詩;“為了孩子”,這是革命者信奉的最深刻的哲理。長征,就這樣成了人世間最長的一首生命的詩,一首絕境奮起的史詩。我讀過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代表作《戰(zhàn)爭與和平》,懂得這樣一個道理:戰(zhàn)爭就是為了和平。我們現(xiàn)在所處的和平環(huán)境,不就是無數(shù)革命先烈用鮮血換來的嗎?
有人會問:長征精神,能為我們帶來什么?
理想信念是長征之魂。長征途中,共進行重要戰(zhàn)役戰(zhàn)斗近600次,僅師以上規(guī)模的戰(zhàn)斗就有620余次,幾乎每天都有一次遭遇戰(zhàn)……正是這樣的千錘百煉,催生了偉大的戰(zhàn)士、偉大的軍隊、偉大的精神、偉大的奇跡。長征不僅保留了革命的火種,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鐫刻下不怕犧牲、前赴后繼、勇往直前、堅忍不拔、眾志成城、團結互助、百折不撓、攻堅克難的長征精神。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需要長征精神的引領和傳承,使其成為民族自強奮進的不竭動力。我們常講,理想信念是精神上的“鈣”。缺少鈣,就會得軟骨病,就會蹋了脊梁,冷卻血性?,F(xiàn)在看來,紅軍最不缺的就是鈣。當下,我們要補充鈣質,沒有比長征精神更好的營養(yǎng)了。我們黨領導的長征,經歷四渡赤水、攻克婁山關、飛奪瀘定橋、強渡大渡河、激戰(zhàn)臘子口、大勝直羅鎮(zhèn)……所取得的每一個勝利都令人嘆服、讓人叫絕。將一段險象環(huán)生的艱難跋涉,變成一曲氣壯山河的英雄史詩?;赝L征,我們信念堅定;回望長征,我們眾志成城;回望長征,我們勇往直前。“不管困難多大,永遠跟著黨走”,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最根本的是不忘自己所追求的理想。核心價值觀,是我們導航的羅盤;美麗中國夢是我們心中的藍圖。長征永遠在路上。讓我們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繼續(xù)弘揚長征精神,弘揚奧林匹克精神,圍繞實現(xiàn)“兩個百年”的奮斗目標,百折不撓,堅忍不拔,攻堅克難,續(xù)寫新長征路上的壯麗篇章!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