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三屆“好記者講好故事”活動選拔賽在京順利舉行,共有來自全國31個省區(qū)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15家中央主要新聞單位和5家全國性行業(yè)類媒體的128位演講人參加比賽。他們用一個個真實生動感人的故事,充分展現了新聞人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愛崗敬業(yè)、無私奉獻的精神風貌。
今年下半年,由中宣部、中央網信辦、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中國記協主辦,在全國新聞界組織開展第三屆“好記者講好故事”活動。各地區(qū)各單位積極參與,多地區(qū)和新聞單位還積極組織初賽,廣泛選拔優(yōu)秀選手,進一步擴大了活動的覆蓋面和影響力。
在本屆活動的參賽者中,既有年輕編輯記者,也有資深的記者、播音員和主持人,更有多位中國新聞獎、全國優(yōu)秀新聞工作者等全國榮譽獲得者。他們中,有的長期扎根一線,深入基層采訪,真正做到了“三貼近”;有的在重大突發(fā)事件和抗災救災報道中,不畏艱險,深入采訪;有的心系祖國邊防,不忘基層官兵,走進邊防哨所;有的不計得失、不圖名利,幾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在編輯工作第一線。每一位演講人都用心準備,真情講述一線采訪經歷和真實感受,分享新聞事件背后的感人故事,暢談采編工作的深切感悟。
今年2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前往人民日報社、新華社、中央電視臺實地調研。人民日報記者許博講述了親歷總書記在人民網演播廳同福建寧德赤溪村的鄉(xiāng)親們視頻連線的難忘場景,感受了總書記與人民群眾心連心的生動一幕。許博感慨地說:“新聞工作者更要俯下身、沉下心,創(chuàng)造機會多到一線去,深入調研,才能了解真實情況,寫出人民群眾愛讀愛看的好文章。”
新華社記者凌朔十年磨一劍,長期跟蹤南海問題報道。今年以來,他抓住菲律賓南海仲裁案鬧劇一事,與同事一道,連續(xù)奮戰(zhàn)、精準發(fā)力,用2000多條各語種稿件打了一場漂亮的中外輿論爭奪戰(zhàn),及時戳穿西方媒體關于南海的種種謊言,有力提升了我國國際話語權。凌朔說:“作為一名國際新聞記者,我們用中國視角去觀察,用中國利益去考量,用中國站位去講述,用融化在血液中的中國基因,做好中國表達,傳播好中國聲音。這是我們的天職,更是本分。”
中央電視臺《遠方的家》欄目記者蔡麗娜堅持“在行走中記錄,在體驗中發(fā)現”。6年間,她與同事在拍攝中雖歷經辛苦,但其中的感動更令她銘記。特別是一次在西藏阿里邊防哨所采訪中,邊疆戰(zhàn)士的無私無畏、堅守家園的精神讓蔡麗娜深受觸動:“我將一往無前,繼續(xù)帶著我的真誠,在行走中發(fā)現好故事,講述好故事!”
為紀念建黨95周年、長征勝利80周年,今年2月底,遼寧日報記者高爽踏上了為期3個月回顧黨史的漫長采訪旅程。19個省區(qū)市,看到的人,經歷的事,無不讓她難忘:“走進延安,看到寶塔山、延河水,我才發(fā)現那些從小激勵我們成長的理想主義、英雄主義、革命浪漫主義的情懷一直都在,而當這些被一下子喚醒,我們也在認真思考該怎樣面對自己的初心和腳下的路。”
揚州日報社記者胡儉講述了他常年跟蹤報道兩名“打工仔”并引起社會關注的故事。胡儉稱這兩名“打工仔”是他新聞道路的“引路人”。他說,作為一名記者,就應該把這些社會上的凡人善舉挖掘出來、傳遞出去。
在選拔賽中,評委們紛紛表示,這些好記者們講出了用真情溫暖的人心,講出了用雙腳丈量的新時代,講出了用愛心傳遞的正能量,充分展現了新聞人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立新聞輿論工作者良好形象的責任擔當。
現場旁聽的其他選手也深受感染、產生共鳴,不少人還留下了感動的熱淚。很多選手表示,在同行的故事中積蓄了對新聞理想執(zhí)著追求的力量,找到了對新聞職業(yè)認同崇敬的共鳴,擦亮了自己當一名記者的初心,汲取了今后繼續(xù)前進的動力。
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才會沉淀多少真情。中國記協黨組副書記、書記處書記高善罡說,開展這次演講活動,就是要展示優(yōu)秀記者履行社會責任、推動國家發(fā)展進步的良好形象,展示我國新聞界以講故事為切入點提高輿論引導水平的進展成效,鼓勵和引導更多新聞工作者向優(yōu)秀記者學習、向優(yōu)秀記者看齊,恪守職業(yè)精神職業(yè)道德,為黨和人民作出更大貢獻。
“好記者講好故事”活動開展3年以來,已經成為展示新聞隊伍良好形象的重要平臺、新聞戰(zhàn)線開展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的生動載體。通過新聞工作者講述親歷、親見、親聞、親為的鮮活故事,展示了記者的社會責任和職業(yè)風采,成為新聞界一次自我教育、集體交流的良好契機,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有力輿論支持。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