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紅軍長征,培育了中國共產黨和人民軍隊的革命精神。紅軍長征勝利,是中國共產黨人和紅軍將士弘揚偉大革命精神的勝利。紅軍長征不僅創(chuàng)造了可歌可泣的戰(zhàn)爭史詩,而且譜寫了豪情萬丈的精神史詩,鑄就了偉大的長征精神。長征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革命志士前仆后繼、忘我奮斗。特別是在艱難曲折的長征過程中,貫穿和體現出的革命傳統(tǒng)和實事求是精神,是我們共產黨人永遠的豐碑。
艱苦卓絕的長征,是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的生動體現。中央紅軍在長征中,為了避免陷入國民黨軍隊的羅網,從客觀實際出發(fā),放棄去湘西與紅二、紅六軍團會師的原定計劃,改向敵人兵力薄弱的貴州進軍,以爭取主動,這正是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研究和解決問題的生動體現。特別是從當時的軍隊戰(zhàn)力、地理條件、政治環(huán)境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四渡赤水,直插云南,巧渡金沙江,出神入化,擺脫了國民黨幾十萬大軍的圍追堵截,書寫了現代戰(zhàn)爭史上的光輝一頁。正是由于堅持實事求是、堅持從實際出發(fā),才能在當時化被動為主動,挽救了黨和紅軍,其精神光輝在今天仍然照耀著我們。
艱苦卓絕的長征,是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絕佳寫照。紅軍長征開始以來,從進軍湘西到準備開辟川黔邊、云貴川,再到準備創(chuàng)建川陜甘蘇區(qū),黨中央為尋求紅軍長征的落腳點經過了多次變化。紅軍選擇落腳點的實踐一再證明,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黨中央不僅善于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戰(zhàn)略方針,而且善于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靈活果斷地改變行動計劃,適時作出符合實際情況的新抉擇,這是我們黨理論聯(lián)系實際做出正確決策的神來之筆,是堅持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偉大勝利。
艱苦卓絕的長征,是堅持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fā)展真理的光輝典范。長征途中,召開了舉世聞名的遵義會議。這次會議前,黨內盛行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把共產國際決議和蘇聯(lián)經驗神圣化,這種錯誤傾向曾使中國革命幾乎陷于絕境。經過長征的實踐檢驗,我們黨改變了這種錯誤傾向,在遵義會議上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挽救了中國革命的危局。遵義會議后,我們黨堅持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帶領黨和紅軍從勝利走向勝利。紅軍到達陜北后,毛澤東同志在《改造我們的學習》的報告中,對實事求是的科學內涵作了馬克思主義的界定。這是我們黨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fā)展真理的光輝典范,永遠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征途上奮勇前進。
習近平總書記曾經指出,回望長征,我們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長征不僅是一次人類精神和意志的偉大遠征,也是一段中國共產黨領導中華優(yōu)秀兒女尋求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當前,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協(xié)調推進“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貫徹落實新發(fā)展理念,都需要我們堅持實事求是。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