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亂在潼關
這時唐真亂。總結起來,敵亂亂亂上亂下也亂。唐的亂,亂在宰相楊國忠,聽說安祿山造反,他高興,證明了自己的先見之明了。安祿山自己是找死。預言不久破滅了。安祿山一路打到潼關,玄宗認識到嚴重性了。開會時,他講了,去年想傳位給兒子??墒鞘粘刹缓茫瑳]傳成。等收成好了,再傳。不知道是幾分真幾分假。派誰當統(tǒng)帥?最應該是太子,派了榮王琬來當,這是六子。他當統(tǒng)帥,不是因為他能打仗,最大特長是生了五十八個兒女。派這樣的兒子當統(tǒng)帥,其實對太子不放心。不敢真正放權。說這話,不可信。問題是亂了,沒人打仗,他宣布御駕親征,要讓太子留守,這讓楊國忠大驚失色。楊國忠看清玄宗提防太子,都不惜得罪太子,現(xiàn)在楊國忠擔心未來了。趕快到楊貴妃三個姊妹處,跟他們說,太子最痛恨楊家專橫跋扈,現(xiàn)在玄宗要交權給太子,讓楊貴妃勸玄宗,她就跟玄宗說,你都七十一了,要為國保重身體。不能出征呀。玄宗也不過是說說而已。被這樣一撒嬌,就作罷了。于是玄宗沒了下文。這足見朝中的亂,這是政治上的亂。官員在危難時,要想為國挺身而出,是難事。這是私利引起的慌亂。
癱瘓的新任兵馬副元帥:算來算去,朝中與安祿山有關的不能去,像安思順,也是節(jié)度使,也是名將,因為他與安祿山有血親關系。安祿山媽媽改嫁到安順家。這層關系,讓安思順擔心會受到連累。他馬上舉報,沒被追究責任。不過玄宗調他進朝中,當了戶部尚書,成了文職。他任命了兩個皇子,十六子永王與潁王。總算選出了哥舒翰,這是西部名將。這人出身高貴,軍功也多。不過,官當大了,人腐敗了,喜歡喝酒,縱情聲色,身子骨空了。一次在浴室中中風,倒了。癱瘓在床上了。不得不離開節(jié)度使入京養(yǎng)病。他不是當年的雄獅了。孫子認為對比雙方統(tǒng)帥,就可以比出勝負。這就是人事的亂。這樣的選擇,還是政治在作怪。因為哥舒翰與安祿山不和,所以入選。說到底還是政治的亂。哥舒翰也知道自己擋不住哥舒翰,就辭退。玄宗還是強求他。楊國忠給他戴高帽子,哥舒翰還真答應了,抬到前線指揮作戰(zhàn)。他接的是高仙芝的缺,一路是副元帥,上邊是榮王琬大元帥。二人構成了統(tǒng)帥部。一出城,榮王就死了,只好由太子統(tǒng)帥。哥舒翰從副元帥就成了皇太子先鋒兵馬使。隸屬于皇太子,其實是向玄宗負責。唐這支軍隊是兩線在指揮,這是指揮的亂。下邊更亂。下邊的軍隊實權掌握在王思禮與李承光手上,分掌騎兵與步兵。沒法配合。這是軍隊內(nèi)部的亂。朝庭拼了八萬部隊,民族復雜,就是雜牌軍,語言不一,步調不一。集中在一起,看起來聲勢浩大,再加上高仙芝的部隊,也有近二十萬,還怕安祿山嗎?玄宗指望他迅速反攻,收復洛陽,哥舒翰心中叫苦。他是軍隊出身,知道要過硬的隊伍,這種雜牌軍只會一哄而散,他只能放在潼關死守。軍隊建制上也亂。要靠嚴明的紀律來約束,可是哥舒翰病,管不了部隊,田良丘管不了,封常清早死了,這樣的部隊,真是萬幸的安祿山?jīng)]來進攻。他們在這兒毫無斗志。軍隊也亂了。
安祿山稱帝:這本是給了安祿山機會,如果猛攻長安,唐還真麻煩了。可是,安祿山竟然停止了進攻,沒打了。他那一邊也亂了。原來,戰(zhàn)備亂了,安祿山?jīng)]想到這么快到了潼關,他忙著稱帝了,忙這事去了。占領洛陽后,看到皇宮宮城這樣漂亮,就急著要當皇帝,就停止前進,讓唐有時間調集軍隊保衛(wèi)潼關。要登基,找洛陽的老人寫勸進表。打下洛陽時,下大雪了,在雪中進入洛陽,這也被人寫進詩中。“雪中朝海神”,似乎他是天神了。于是挑了天寶十五年登基了,國號大燕。改為圣武元年,封兒子為王。封左相,封右相,封御史大夫等。就這樣拼湊了一個帝國。兩個月前,薊卅l父老曾勸他不要去造反。安祿山還大言不慚地說是為了國家,現(xiàn)在公然撕下假百具,稱帝了。不過唐真感謝這個,贏得了寶貴的時間。這對安祿山是致命的錯誤。進攻的戰(zhàn)備打亂了。二是陣腳也亂了,安祿山的大軍仿佛勢不可擋,不過,人們鎮(zhèn)定下來,慢慢看到所過之處,一片殘破,百姓就要間,對唐再有千般不滿,但是在貪官污吏,與恢復秩序中,你選哪一個?他們自然選了后者,天平向唐傾斜了。太快了,也有許多隱患,他只得委任唐的叛官治理。變成了現(xiàn)實的威脅,在河北最先體現(xiàn)出來了。
安祿山后院失火河北十七郡為唐:河北顏杲卿與副手一時投降了安祿山,被留用為常山太守。顏杲卿是忠臣,想的是回歸大唐,與幾人暗中密謀,要重回大唐。安祿山兵源不夠時,派將軍來河北要調部隊到前線,顏杲卿認識到這是機會,要拖住安祿山,派人到井陘,說得到安祿山命令,讓他帶部隊來常山領賞。顏杲卿令部下,帶著酒肉去慰軍,士兵們高興。醉了,就把李欽湊的頭砍下來。這支部隊解散了。不久,到河北來征兵的高邈路過時,也抓了過來。安祿山派了何千年來,顏杲卿再抓來。這是安祿山的副將,對形勢了如指掌,跟顏杲卿說,要保得住,你手下的兵馬是烏合之眾,你只有一個辦法,把部隊收攏進城,利用城死守著,配合李光弼在井陘會師,才能去取趙魏之地,斷要害之地。再獻上一計,放出話來,說李光弼快到了,與安祿山的將軍說,李光弼的手下是精兵,你打不過人家。安祿山的手下張獻誠一定會望風而逃。果然如此。這一條計策,看出何千年是人才,只可惜人品差。安祿山是利益集團,會因利而分離,講忠誠不行。顏杲卿收復了饒陽城,慰勞官兵,號召團結,派崔安石去北方宣傳,趕快歸順。早歸順的有賞。負隅頑抗的一定要殺,整個河北響應。十七個郡響應,加起來的兵力有二十萬。安祿山后方變色,平原郡即今天的山東德州,太守是顏真卿,與顏杲卿是堂兄弟。顏真卿在平原郡早就清點戶口,早在修理城墻。只不過安祿山?jīng)]把他看在眼里。顏真卿把這個情報飛報長安。玄宗天天接到這樣的消息。感慨河北怎么沒義士?顏真卿送來牒文,感慨萬端。我怎么不認識呢?顏真卿寫了許多檄文發(fā)布各地,號召抵抗。安祿山一個部將展示威風,顏真卿派人砍了,把唐忠臣的頭顱安葬。河北山東推他為盟主。顏氏兄弟造成了安祿山部隊的混亂。本要大軍進攻潼關,河北變故,讓他停下來,派人去平叛。這時朔方節(jié)度使郭子儀也從西面乘勝反擊,向東推進。要斷安祿山的后路,一邊倒的局勢,在北邊被遏制,甚至唐軍從北面向南推進。安祿山的陣腳亂了,另一面,陣營也亂了。崔乾佑甚至直接向他招降。范陽,有人勸賈循端了老巢,不過做事不密,被人告發(fā),勒死了他。不過這是高層的分裂,對安祿山是致命的。他臭罵兩個謀臣,勸我起兵,現(xiàn)在形勢如此危險,從此不見你們了。趕出去,不見了。自己在大營中,惶惶不可終日。唐軍與叛軍相持了竟然有半年。不是打出來的,是雙方亂出來的。就比誰更亂。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