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愛心從“頭”做起,只要還能動就堅持下去
推、梳、刷、刮……很快,一個漂亮的小平頭剪好了。靖州排林巷居民劉書均剪完頭發(fā)后說:“我是梁老的老顧客了,梁老手藝好,為人熱情周到,不管理什么發(fā),只要一塊錢。”
對此,有人不理解:“義務理發(fā)占用自己的時間和精力不說,萬一理不好還會落埋怨,圖什么?”梁志高道出了心聲:“理發(fā)不僅讓我享受到幫助別人的幸福,獲得了健康,而且每次理發(fā)都是一次創(chuàng)作,欣賞作品會給自己以滿足和愉悅。”50多年里,雖然不是每件作品都令人滿意,但大家都很包容,從來沒有人為了發(fā)型不理想而責怪過他。
1999年以前,梁志高給人理發(fā)全是免費的。2000年,梁志高全家搬進了縣城,他繼續(xù)為當?shù)鼐用窳x務理發(fā)。不過街坊鄰居說“不給錢不好意思”,要求梁志高收一點理發(fā)費,他這才開始每人象征性地收費1元。16年了,至今沒有“漲過價”。
老人和小孩兒是梁志高的主要服務對象,圖為他正在為鄰居小孩理發(fā)。圖片來源:湖南文明網(wǎng)
張聽說梁志高理發(fā)只收1元錢,靖州柑塘鄉(xiāng)烏坡村村民田建華起初不相信,到飛山社區(qū)實地察看后,豎起大拇指說:“真是個活雷鋒!”后來,在城里打工的田建華一直找梁志高理發(fā)。
“老梁為困難群眾理發(fā),堅持分文不取。”社區(qū)居民鄒國祥說。
梁志高搬進飛山社區(qū)起,一直為一個叫蔣運虎的老人上門義務理發(fā)。2010年,老人因病去世,其家人請梁志高為老人最后理一次發(fā)。梁志高噙著淚水,為老人理發(fā)、刮臉、整容,細致入微。老人的家人十分感動,掏錢表示感謝。梁志高說:“我給老人理發(fā)從未收過錢,這次也不能例外。”梁志高還說,那是他理發(fā)時間最長的一次,花了1個多小時。
閑暇時光,梁志高還喜愛練習書法。圖片來源:湖南文明網(wǎng)
如今,不管在排牙山林場周邊村寨,還是在飛山社區(qū)排林巷,梁志高都是樂于助人的“名人”,只要提起他,大人、小孩無不伸手“點贊”。
每當有人問起梁志高什么時候“退休”,梁志高總是堅定地回答:“只要動得了,就堅持幫人理下去,我已與敬老院談妥,今后為院里老人義務理發(fā)。”
“愛心,從‘頭’做起!”這也是梁志高幫他人理發(fā)的理由之一。每天傍晚出去散步時,都會有熟悉的或陌生的人跟梁志高打招呼,他覺得生活在這個小城、這個世界,充滿了幸福的感覺。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