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關鍵在于建設一支宏大的高素質(zhì)干部隊伍,培養(yǎng)造就一支具有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shù)母刹筷犖?。著力培養(yǎng)選拔黨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夯實基層組織,鞏固黨執(zhí)政的組織基礎。
愛在前,以民為基礎催生源動力。“意莫高于愛民,行莫厚于樂民。”“愛之深,情之切。”有了對人民最真摯的愛,工作時間、地點、對象便會主動延伸,焦裕祿、孔繁森、楊善洲、李保國似的全心為民、真心愛民的干部就會越來越多。有了愛民之心,便會主動走進群眾,把群眾當親人,帶著感情與群眾打交道;有了愛民之心,工作會更有激情,更有信心,更有動力;有了愛民之心,便會謀得更多、想得更寬、做得更實。思想上更加尊重群眾、感情上更加貼近群眾、生活上更加關心群眾,與群眾常來常往、給群眾關心關愛,時刻把群眾的冷暖記在心間。“只要愛著這片深沉的土地,也就會愛著這片土地上的人民。”以愛民之心點燃為民激情,以愛民之心燭照創(chuàng)業(yè)之路,以愛之心描繪幸福新篇章。
責在肩,以擔為己任激發(fā)正能量。讓每位黨員干部清楚自己從哪里來、依靠誰、為了誰,切實把責任扛到肩上、把事業(yè)抓在手上、把工作落實到行動上。不斷激發(fā)黨員干部干事創(chuàng)業(yè)激情,創(chuàng)造為民服務活力,匯聚大有可為動力,集聚正能量,打破潛規(guī)則,倡樹新風尚。牢固樹立以擔責為已任,以盡責為光榮。積極推動一級率領一級、一層帶領一層專心于為民辦實事、謀福祉,踏踏實實干事創(chuàng)業(yè),勤勤懇懇奮發(fā)有為。讓各級黨員干部樹好勇于擔當、敢于作為、勤勉有為的良好形象,讓人民群眾從“可以信任”到“堅定信任”,一心一意跟著黨走、跟著干部干。不斷依靠黨員干部的務實作風、堅強意志凝聚起不可戰(zhàn)勝的磅礴的力量,創(chuàng)造無愧于歷史的輝煌業(yè)績。
思在常,以謀為先決提升創(chuàng)造力。“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黨員干部要勤于學、敏于思,堅持博學之、明辨之、篤行之。常懷為民之心念今日之事、想今日之得、思今日之失,深刻反思、認真分析、找準對策、下好良藥,從失中求得,砥礪奮進、奮勇前行。黨員干部要不斷給足自己壓力、激發(fā)為民動力、挖掘干事潛力。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解群眾所需,常記為民之責、常思為民之策、常憂為民之舉。黨員干部應站在時代前沿的高度觀察和思考,要把握好重點和全局、當前和長遠的關系,在解決突出問題中實現(xiàn)突破,在把握全局中推進各項工作。“生活從不眷顧因循守舊、滿足現(xiàn)狀者,從不等待不思進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將更多機遇留給善于和勇于創(chuàng)新的人們。”要有敢為人先的銳氣,打破迷信經(jīng)驗,迷信權威,摒棄不合時宜的舊觀念,以思想認識的新飛躍打開工作的新局面。
行在即,以效為標尺測驗執(zhí)行力。行動是一切工作順利推動、取得成功的金鑰匙。只有行動才能縮短與目標之間的距離,只有行動才能把理想變?yōu)楝F(xiàn)實。把實際工作效果、人民滿意程度、人民幸福指數(shù)作為干部干事創(chuàng)業(yè)檢驗的標尺。黨員干部踐行群眾路線不能是吼得兇、說得好,坐而論道,從本本到本本,從思想到思想,從會議到會議,從文件到文件,理論一套套,實則按兵不動,無所作為。這樣只能損害黨的形象、傷害群眾感情。“光說不練假把式”,要深入踐行群眾路線,引導黨員干部既要有“新”的想法,又要有“實”的行動,要帶著真心到偏僻的地方察民情、到群眾意見多的地方聽民意、到困難多的地方解民憂、到貧困地方幫民富。把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盼作為我們的目標和方向,做到實施惠民利民政策不打折、不走樣,努力幫助群眾解決現(xiàn)實急難、找準致富門路。始終把群眾利益放在首位,千方百計讓群眾利益得以實現(xiàn)。讓群眾過上舒心的好日子,讓干部真正成為群眾的暖心人。
“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因素。”加強新時期干部隊伍建設,不斷加強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自我完善,不斷增強創(chuàng)造力、凝聚力、戰(zhàn)斗力,不斷補精神之鈣、固思想之元、培為政之本。要有“望盡天涯路”的追求,要耐得住“昨夜西風凋碧樹”的寂寞,能勤奮努力、舍得付出,即使“衣帶漸寬”也“終不悔”,在學習實踐中“眾里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能在“燈火闌珊處”領悟真諦,才能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取得勝利提供保證。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wǎng)立場,僅供參考?!?/p>
本文系宣講家網(wǎng)獨家稿件,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
網(wǎng)友之家欄目投稿郵箱為:jst71ztz@126.com,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歡迎加入網(wǎng)友之家QQ交流群,2群:531249826,大學生交流群: 522415122。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