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不等于公平與平等
哈佛大學教授丹妮爾·艾倫指出,在美國文化中,對“自由”的強調很多,對“平等”則強調不足,美國人很少花時間考慮公平與平等,這是對社會發(fā)展思考的缺位。哈佛大學法學院教授勞倫斯·萊希格認為,過去20年,由于金錢政治的影響,“民主”“平等”等價值觀被嚴重腐化,富裕階層的權力更高他人一等。
美國政治長期遭受金錢腐蝕,導致今年總統(tǒng)大選民眾的強烈反彈。國際輿論普遍擔憂,美國出現(xiàn)了嚴重的“民粹主義”思潮。“反華盛頓”“反華爾街”成了新的“政治正確”和“流行話語”,美國民眾對華爾街的反感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今年4月發(fā)生的“民主之春”抗議活動中,美國民眾明確提出反對以華爾街為代表的大企業(yè)、大財團斥巨資“購買”美國競選。
金錢政治大行其道,選舉成為“燒錢”競賽,競選公職的候選人把大量時間花在籌款上,對選區(qū)內普通選民的捐款和投票的關注度明顯降低。在美國當前的民主制度下,從經(jīng)濟到教育、從醫(yī)保到司法,各個領域所通過的政策都是由美國普通民眾的納稅所支撐,但受益的往往只有少數(shù)人。
政客依靠“金錢政治”勝選,當選后利用手中權力伺機回報“金主”便不意外。民主黨資深參議員羅伯特·梅嫩德斯多次被曝利用職權“關照”重要的政治捐款人的生意與私生活,并于去年4月被美國司法部以涉嫌受賄、欺詐等14項罪名正式起訴。
亞拉巴馬州行政、立法、司法三部門的負責人都深陷丑聞之中,該州眾議院議長邁克·哈伯德涉嫌腐敗,被控利用職務之便為自己的公司和關聯(lián)企業(yè)謀私利,接受游說公司的禮品等,涉案人員幾乎囊括了該州知名政商界精英。這都是金錢政治和“政黨分贓制度”造成的惡果。
丹妮爾·艾倫認為,金錢政治與收入不平等互為因果,同時使得收入不平等更加固化。改變收入不均的狀況不容易,首先需要減少金錢和利益集團對政治生活的影響,尋求政治權利的平等,使他們在政治中有平等發(fā)言權,用公平的公共政策幫助解決收入不平等,然后用社會和經(jīng)濟領域的平等保障政治權利平等,而競選制度改革僅僅是一個開始。
奧巴馬在入主白宮之前,曾信誓旦旦要改變華盛頓的“政治氣氛”?,F(xiàn)在他的第二個總統(tǒng)任期臨近結束,最讓他感到無能為力的,依然是金錢政治對美國社會生活方方面面的腐蝕和侵襲。政治極化、金錢政治、貧富差距,美國政治與社會問題摻雜在一起,民眾期待的“改變”遙遙無期。
賴克認為,未來幾十年最重要的政治競爭,并不發(fā)生在左派或右派之間,或是共和黨與民主黨之間,而是發(fā)生在失去基礎的大多數(shù)美國人與拒絕承認貧困日益增長的經(jīng)濟精英之間。
(駐美國記者 章念生 張朋輝)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