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眼長遠、不拘一格的政治家
在習近平訪問蒙古國期間,有一張照片在世界華人中引起廣泛熱議,那就是蒙古國總統(tǒng)額勒貝格道爾吉陪同習近平出席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時,習近平拿過蒙古健兒遞過來的弓,作彎弓射雕狀。
800多年前,正是依靠這種簡單實用的弓弩,身材結實、臂力驚人的蒙古人橫掃歐亞大陸,建立起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帝國。在中國文化中,“彎弓射雕”是和成吉思汗聯(lián)系在一起的,表達的是問鼎天下的雄心壯志。
他在蒙古國國家大呼拉爾發(fā)表演說稱,中國愿意為包括蒙古國在內(nèi)的周邊國家提供共同發(fā)展的機遇和空間,歡迎大家搭乘中國發(fā)展的列車,搭快車也好,搭便車也罷,中國都歡迎。他這番言論,顯然是不點名地回應奧巴馬此前指責中國搭美國便車的言論。
在他的微笑攻勢下,蒙古國也在逐漸與中國接近,最突出的表現(xiàn),就在鐵軌的寬度上。
在亞洲,鐵軌寬度是一個很敏感的政治問題。在俄羅斯、蒙古國以及其他前蘇聯(lián)國家,軌道寬度為1520毫米,這就是寬軌。1520也被稱為俄羅斯軌距。這種軌距最早起源于英國,但發(fā)揚光大是在沙皇俄國,并一直保持到現(xiàn)在。
發(fā)揚光大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戰(zhàn)爭。沙俄領土廣闊,鐵路是最重要的運輸方式,但有了不同于其他國家的寬軌,敵國的軍隊即使攻進了俄羅斯,也只能望軌興嘆——軌距不一樣,其他國家的火車難以奔跑。
在今天的亞洲,俄羅斯以及當年蘇聯(lián)控制下的中亞草原國家以及蒙古國,依然使用寬軌。中國則是標準軌。由此,北京—烏蘭巴托—莫斯科的國際聯(lián)運列車,每次在進入蒙古國前,都要重裝轉(zhuǎn)向架和輪對,這樣才能在寬軌上繼續(xù)奔馳。
習近平2014年8月訪問蒙古國時達成的一項協(xié)議,就是要加強鐵路等基礎設施建設,這樣也有助于沒有出海口的蒙古國貨物能夠快速運出。但顯然,中國不能改成寬軌,如果蒙古國繼續(xù)采用寬軌,那就會浪費太多的時間和金錢。合理的結果是蒙古國決定變軌,采用中國的標準。
軌距是一個技術問題,更是一個重大的政治問題。在蒙古國,其實10多年前就已經(jīng)有很多人在呼吁采用標準軌,但馬上被對手指責為“親中國”,這種政治敏感讓很多問題難以推進。
習近平的友好訪問推動了蒙古國政策的轉(zhuǎn)變。2014年10月24日,蒙古國國家大呼拉爾終于結束了數(shù)年的激烈辯論,最終投票同意,將與中國鄰近的兩段鐵路采用與中國相同的標準軌。對這項決議投贊成票的議員占到了總數(shù)的84%。
這條鐵路從中國邊境出發(fā),一直延伸到蒙古國最大的煤礦塔旺陶勒蓋,據(jù)估計這里儲藏著64億噸的優(yōu)質(zhì)煤。它們主要的出口對象是中國。因此,修建和中國同軌距的鐵路,可以直接裝車,運到中國腹地的煤炭加工廠。據(jù)測算,由于不用更換輪軌,每噸煤將節(jié)省成本2—4美元。
習近平是一個著眼長遠、不拘一格的政治家,為了幫助其他國家接近中國,他堅持以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態(tài)度來安撫別人的不安。
在蒙古國國會,他說,中國人講“好鄰居金不換”,中國是世界上鄰國最多的國家,中國將這當作寶貴的財富。中國近代史,是一部充滿災難的悲慘屈辱史,是一部中華民族抵抗外來侵略、實現(xiàn)民族獨立的偉大斗爭史,“歷經(jīng)苦難的中國人民珍惜和平,絕不會將自己曾經(jīng)遭受過的悲慘經(jīng)歷強加給其他民族”。
在中蒙發(fā)表的聯(lián)合宣言中,兩國都強調(diào),不參加損害對方的同盟、集團,也不允許任何第三國家、組織團體在本國領土上侵害另一個國家的利益。
這種高超的外交演講藝術,習近平相當嫻熟,他年輕時酷愛讀書,即使在下鄉(xiāng)勞動鍛煉期間,一有空閑即閱讀各種書籍。他對歷史掌故、諺語相當熟悉,在演講中能信手拈來,而且面帶微笑,讓人很容易被他的真誠打動。
已故新加坡開國總理李光耀就評價說,習近平性格內(nèi)斂,不是說他不與你交流,而是說他不會顯露自己的好惡。“無論你是否說了一些惹他生氣的話,他的臉上總是洋溢著令人愉悅的微笑。他有鋼鐵般的意志”。
李光耀素以善于識人著稱。他由此將習近平歸類于納爾遜·曼德拉這一級別的人物,稱贊他們有強大的情感自制力,不會讓個人的不幸和苦難影響其判斷。
習近平的這一特點,也表現(xiàn)在他其他的外交演講中。2014年3月27日,他在巴黎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紀念活動發(fā)表演講時,曾引述拿破侖的話,“中國是一頭沉睡的獅子,當這頭獅子醒來時,世界都會為之發(fā)抖”。習近平還說,“中國這頭獅子已經(jīng)醒了,但這是一頭和平的、可親的、文明的獅子”。
他被公認為中國最強勢的領導人之一,但私底下,他又是一個非常坦誠的朋友。
即使是一些西方國家頭疼的人物,習近平似乎也應對自如,比如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習近平在出任最高領導人后的第一次訪問,就選擇了莫斯科,他握著普京的手說:“我和你的性格相似。”
確實,在中國外交部副部長程國平看來,習近平和普京的個人性格上有很多相似點,有領導人和戰(zhàn)略家的風范,全局的眼光,敢于擔當,但又不莽斷,凡事經(jīng)過深思熟慮,體現(xiàn)豐富的政治經(jīng)驗、閱歷和氣場,同時又非常平易近人。
著眼大局的領導人,通常不注重細節(jié),但習近平是一個例外。他對朋友的重要日子牢記在心。2013年10月7日是普京生日,習近平和普京都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出席APEC峰會。當晚,習近平特意準備了蛋糕,習近平和普京共同暢飲伏特加,普京說,兩人當時的狀態(tài),“就像大學生一樣”。
通過這種私人間的友好與互動,來推進國家間的互信與合作,既是習近平個性的真實顯現(xiàn),也是他外交風格的一個重要方面。
作為和習近平互動最多的外國領導人之一,樸槿惠對此肯定深有體會。在2014年7月赴韓國訪問時,習近平夫婦為她精心挑選了禮物,一個是用木槿花刺繡裝飾的玻璃工藝品。這正暗合了樸槿惠總統(tǒng)名字中的“槿”。據(jù)說,當年樸正熙夫婦是翻著漢字詞典為樸槿惠取的名,“槿”代表韓國國花“無窮花”,也有“國家”的意思,“惠”則象征“恩惠”。
在習近平的禮物包里,還有《三國演義》中名將趙子龍的畫像。趙子龍是中國三國時期的傳奇英雄,他英雄氣概,智勇雙全,曾在百萬軍中救出了王儲阿斗。樸槿惠曾在自傳中說,趙子龍是她喜愛的一個歷史人物,每當趙子龍出場,她都有心如鹿撞的心跳感覺,懷疑趙子龍是她的初戀對象。
改革開放后,中國領導人也開始按照國際慣例,偕夫人一起出訪。彭麗媛作為第一夫人,作為中國著名的軍旅歌唱家,她優(yōu)雅的風度、得體的言辭、充滿愛心的母親角色,讓她的出場成為廣泛關注的焦點。
如果要評價中國軟實力外交,那彭麗媛當之無愧是第一人。當她2013年3月陪同已經(jīng)擔任中國最高領導人的習近平,第一次出現(xiàn)在國際舞臺時,人們馬上為她的沉穩(wěn)大氣和優(yōu)雅氣質(zhì)驚呆了。以至于中國本土紡織概念股的股價因為她的著裝出現(xiàn)了大幅飆升。
習近平也愿意借助彭麗媛的良好形象,拉近與各國民眾的距離。在贈送樸槿惠的禮物中,就有彭麗媛的歌曲DVD。心有戚戚的樸槿惠在國宴上則特別安排歌手演唱彭麗媛的名曲《在希望的田野上》。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