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老洪頭住一個房間,睡在一個炕上,他對我十分關心。當我感冒發(fā)燒,他照顧我喝水吃藥,還在炕爐上為我煮掛面。星期天,我們買來豬肉豬肝,他親自炒菜,鹵豬肝,一起改善生活,有時還把其他知青叫來解饞。我也盡可能照顧他,每天早上起來主動把房間收拾干凈,上午去郵局幫他取回報紙,晚飯后陪他在農(nóng)場周邊散步。
做了半個多月豆腐后,連長又把老洪頭調到農(nóng)場最苦最累的糧庫勞動。老洪頭先是在加工車間磨面,后又到糧庫搬運糧食。磨面時要把小麥從倉庫背到機器旁,再把磨好的面粉背到倉庫里。一袋小麥100斤,每天一個人要來回搬運五六十袋,但老洪頭與知青一樣背著糧食來回奔忙。糧庫勞動更累,一個人要扛180斤的麻袋,從跳板上走上去,把糧食倒在囤里。知青們怕老洪頭吃不消,就讓他幫忙搭肩,不讓他扛麻袋,但老洪頭堅持要上。一個年近花甲的老人,扛著180斤的麻袋,與年輕人一樣上跳板,整天一身汗水一身灰。農(nóng)場的知青都看呆了,大家紛紛投來贊許的目光,一半是感動,一半是欽佩。
平時,老洪頭不僅關心我,也關心其他知青。加工連知青王國健,當時不知得了什么病,頭發(fā)一下子都掉光了,內心很痛苦。老洪頭便將大蒜泥用香油拌勻,用紗布包上,在王國健的頭上來回摩擦,直到頭皮發(fā)紅發(fā)熱。這樣用土辦法治療堅持了一個多月,王國健的頭上竟然長出了頭發(fā),他感到十分驚喜。這件事對知青教育很大,大家認為老洪頭資格老,見識廣,辦法多,不愧是個老前輩。老洪頭用自己的模范行動,迅速拉近了與農(nóng)場職工和知青的距離,與大家成了朋友。
哪里有老洪頭哪里就是俱樂部
農(nóng)場的生活極其艱苦,不僅勞動量大,食堂伙食也很差。為了改善職工的生活,連里決定自己養(yǎng)豬。1971年春節(jié)一過,連里把這個任務交給了我和老洪頭,我既是老洪頭的助手,又是他的監(jiān)管。
老洪頭十分樂意接受這項工作。他對我說:“自古至今的軍事史說明,后勤保障十分重要,‘兵馬未到,糧草先行’就是這個道理。在戰(zhàn)爭年代,讓戰(zhàn)士們泡上熱水腳,吃上一頓肉,就能極大地鼓舞士氣,提高部隊的戰(zhàn)斗力。”我知道老洪頭從抗美援朝戰(zhàn)爭就分管軍隊的后勤保障工作,所以一講起后勤他就滔滔不絕。.
我倆一共喂養(yǎng)了六七十頭豬,關在加工連西院的豬圈里。因為飼料供應有限,豬常常吃不飽。一天,豬群一下把粗木圍成的豬圈拱倒,然后一哄而散,跑到田里糟蹋莊稼。我倆急忙跑去趕豬,累得滿頭大汗。老洪頭氣喘吁吁地對我說:“這群‘豬八戒’真是難管,連本將軍也不放在眼里,看來非請孫悟空不可了。小孫,你不是姓孫么,快去向你的本家?guī)煾登缶劝?”我看他累成這樣還如此幽默,忍不住笑出聲來。
老洪頭每天都在琢磨治服豬的辦法。有一天,他突然問我:“小孫,酒廠的酒糟是怎么處理的?”我說:“沒有用,都賣給當?shù)氐睦习傩樟恕?rdquo;他說:“豬每天吃了睡、睡了吃,才能長膘。我們在豬食里加些酒糟,里面有酒精,豬吃了就愛睡覺。再加點豆餅,增加營養(yǎng),豬吃了準能長膘。”我聽了眼前一亮:“對呀!我怎么就沒有想到呢?”他讓我跟連里領導說說,趕快給我們調點酒糟和豆餅來。我跟連長一說,連長就同意了。
從此,我倆養(yǎng)的豬再也不拱圈亂跑了。它們吃了就睡,睡醒再吃,一個個長得又肥又壯。連長感到挺驚奇,跑過來問我:“豬怎么都聽話了?”我告訴他:“這是老洪頭的訣竅,是個秘密。”我們養(yǎng)的豬長得很快,三四個月就可宰殺。于是連里每個星期都殺一兩頭豬,極大地改善了職工的生活,軍管會的頭頭對我們也刮目相看。我心里十分佩服老洪頭,深深感到:三百六十行,行行有學問。
不久,我被調到酒廠,老洪頭又回到倉庫,去干最重最累的活兒,但晚上我倆還是住在一起。我清楚,老洪頭一天下來是很累的,所以我總是搶著把水燒好,好讓他回來擦洗解乏。在燈光下,我看到他又紅又腫的肩膀,心里感到很難過。
白天勞動時,老洪頭總是樂呵呵的,看不出有半點疲勞。他不時與知青開玩笑逗樂,給他們講故事鼓勁,他走到哪里,哪里就歡聲笑語,成為知青們最歡迎的人。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