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支歌兒給黨聽
宣講員:牛貴勤
大家好,我叫牛貴勤,今年70歲,是東城區(qū)景山街道黃化門社區(qū)文化志愿者。我宣講的題目是《唱支歌兒給黨聽》。
我從小就愛唱歌,2002年退休了,還想著帶領大家一塊唱呢,正好2002年底東城區(qū)要搞“一街一團,一社區(qū)一員”的文化志愿活動。我就報了名,成了我們景山街道黃化門社區(qū)一名文化志愿者,那時的景山街道啊,窄窄的胡同里堆著的不是蜂窩煤,就是壇子罐子。大家都為生活奔波著,哪有閑功夫唱歌跳舞啊。
隨著北京市政府加大對平房社區(qū)“煤改電”建設,老百姓住上了又干凈又暖和的屋子,好日子來了,我們黃化門社區(qū)文化活動也開始了,但是大家還是愿意玩玩牌搓搓麻將,還不習慣到社區(qū)參加文化活動。
于是,我就熬了幾天幾夜,創(chuàng)作了社區(qū)區(qū)歌《我愛我的社區(qū)》。沒想到,我這一唱,這些大爺大媽們,還興奮地跟著打起了拍子,我看到了他們愛社區(qū),愛社區(qū)文化,愛幸福生活!從那以后,他們只要有空就來社區(qū)活動了。就在那不滿二十平方米的屋子里,竟擠進三十多人,我呀,也被他們的熱情感染了,我就認準了,這文化志愿者的工作就是我退休后的崗位嘍,我教他們唱歌給他們指揮,渾身有使不完的勁兒。
現(xiàn)在呀,我們景山街道文化團隊由最初的兩個團發(fā)展成了十幾個,您瞧:有唱京東大鼓的老年樂呵隊、合唱團、舞蹈隊、模特隊,京劇隊,故事會,各有各的特色。那舞蹈隊登上了外省的舞臺,老年樂呵隊的京東大鼓演到了寶島臺灣,友誼之聲合唱團還走出了國門呢!大家猜猜,去哪了?去了連著名的歌唱家都向往的地方,對,就是維也納金色的大廳。誰能想到一群最普通最基層的社區(qū)老百姓,居然唱到了世界頂級的維也納金色大廳,唱出了我們的好日子,唱出了中國人的自豪。
有人問我:文化志愿者一分錢都不掙,還自己掏腰包買這買那,印資料,作歌本,連自家打印機都用壞了2個,您圖個啥呀?還每天騎車40多分鐘,刮風下雨的,您累不累呀?我說:國家給我養(yǎng)老金,不愁吃不愁穿的,大家也都富裕了,可我們的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可不能缺失。
其實啊我血壓高,也常年吃藥,腦萎縮,2004年老母親和弟弟相繼去世,我又是家里老大,處理完后事,又繼續(xù)投入到社區(qū)工作中,平時也是輸完液就趕緊的到社區(qū)去。作為共產(chǎn)黨員沒有退休這一說,能為黨做點啥,咱就做點啥。
黨在我們心中的地位比啥都重要,有一次東城區(qū)舉辦歌曲比賽,我就和大家商量著選取了一首贊美孔繁森的歌——《公仆贊》,演唱前我們還朗誦了幾句詩:“黨啊,帶領著熱愛你的人民走哇,你的命運是中華民族的命運,十幾億人吃飯,十幾億人穿衣,在當今中國,誰能肩起如此重任!只有中國共產(chǎn)黨!”當時我們滿滿的愛黨之情感染了在場的所有人,評委還給了高分呢。
我也常想,要不是黨和政府把咱百姓放在心里,讓我們過上今天的好日子,我們這些老年人,哪能無憂無慮地享受這晚年的幸福生活呢?作為一名有44年黨齡的老黨員,我覺得我就應該用實際行動讓群眾看到我們共產(chǎn)黨員的心是紅色的,情是真誠的!14年來我就這樣努力堅持著文化志愿者工作,我想,只要我一息尚存,就要把這份工作堅定地做下去。
您知道幾十年來,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扮演一次江姐,您想想,江姐那對黨的忠誠,鋼鐵般的意志,大無畏的犧牲精神深深地影響著我,激勵著我。退休后,為了我心中的那個江姐,我拜師求教,一遍遍地向?qū)I(yè)老師學習,終于,在我65歲那年,成了站在舞臺上歲數(shù)最大的江姐演員。“紅巖上紅梅開,千里冰霜腳下踩,三九嚴寒何所懼,一片丹心向陽開”。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