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鋒山下家風遠  “淳厚人家”三百年

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筆鋒山下家風遠 “淳厚人家”三百年

遵義市播州區(qū)團溪鎮(zhèn)與西坪鎮(zhèn)交界處的筆鋒山下,是清朝官員李先立的故居。故居旁,一座“淳厚人家”石碑歷經(jīng)298年的風雨,至今猶存,令人追思。

李先立(1657~1719)祖籍四川江津縣,字卓庵,號筆鋒,世稱北山先生??滴跞辏?694)進士及第,是清朝在遵義府開科以來的第一個進士,又是第一個進入朝廷為官的遵義人。李先立曾任多處知縣并奉旨入吏部任文選清吏司主事,鄉(xiāng)人稱“天官”。

作為詩文大家,李先立是西坪文化的里程碑,是西坪的驕傲,也是遵義的自豪,對遵義文化影響甚大。他的著作收在《北山詩文集》里,鄭珍編定遵義人詩作《播雅》選錄其詩68首。鄭珍評論他的文章是“閎深博厚,無不明不醇之詞,與歐公、朱子相似”。李先立一生致力于公益,也樹立了良好的家風。佇立于“淳厚人家”碑前,當年勤儉持家友善待人、飽蘸濃“墨”奮筆疾書、為民請命清正廉潔的天官形象仿佛躍然于我們眼前。

我們在筆鋒山下瞻仰“淳厚人家”碑,考證《遵義府志》等相關歷史資料,追尋跟筆鋒山一樣已經(jīng)永載史冊的李先立的為人、為學、為官、為鄰的一生,其良好的家風至少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至今仍然值得學習和借鑒。

勤儉自強苦亦甜!勤儉好學的家風傳承能影響孩子的一生。明朝末年,李先立的父親李倫然避亂來到遵義桃溪居住。李先立自幼家貧,冬天沒有火烤,他就在屋內(nèi)急速奔走使身體發(fā)熱,用一個竹簍裝滿秕糠之類的東西把腳放進去取暖,或拿一節(jié)竹子放在腳下復搓動驅趕寒冷。李先立小時候和孩子們玩耍,就表現(xiàn)出特別端莊誠實。稍大一些,只要知道前人有美好的言行,自己就一定照著做。1673年,吳三桂反清進兵遵義時,李先立一家避遷南鄉(xiāng)平水里筆鋒山下,開設私塾教授學生。李先立生活十分儉樸,通常穿一件粗布袍,一天只吃兩頓,一頓稀飯,一頓干飯,勉強度日。他母親早故,就非常孝順父親,父親離世時出殯和安葬都遵照朱熹的禮儀,沒有作佛事道場。

551

    友善待人受稱贊!李先立很熱心公益事業(yè)。他回鄉(xiāng)后召集四十余家設義倉于各村無償接濟鄉(xiāng)民,后來因為義倉不能滿足需要,就和四個兒子商議建立家倉,約定當年大家都出谷四石,貯存在另外的谷倉里,到時候選擇最需要的人家放很低息的貸,這樣可以暫時降低原來加息給鄉(xiāng)民帶來的沉重負擔,解決村民春夏缺糧危難,使周圍更多的人受到接濟。為了淳樸民風,李先立又號召村里人道:“從現(xiàn)在起,我們鄉(xiāng)里不管大事小事,都要公平講理,無理的要受罰。不遵守,一定要斗毆、打官司的,我們與他斷絕交往,各種聚會都不和他往來”。附近三十六村鄉(xiāng)民心懷感念,于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聯(lián)合鐫刻“淳厚人家”石碑相贈。

嚴謹治學成先賢!李先立勤奮好學,刻苦攻讀,讀書一定要把字句意思弄清楚了才罷休。有朋友勸他不必這樣辛苦,他回答說:“讀書本來就是我們該做的事,況且我們讀書人如果不讀書,那又該做什么呢?”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在康熙三十二年(1693)考中舉人,三十三年(1694)又中進士。就這樣,他將嚴謹治學的精神堅持了一生。1708年告假還鄉(xiāng)創(chuàng)“北山書院”,李先立把書房題名“論齋”,住所題名“守拙”,每天和朋友講論理學道德,其子孫及從其家學者傳承其契而不舍的治學家風,其中有四十余人博得了功名,為西坪“進士之鄉(xiāng)”美譽增添了亮色。

清正廉潔堪典范!李先立為官清正廉潔,堪為典范。他當官以后依然保持“布衣素食”,跟作秀才的時候差不多。他回鄉(xiāng)后十多年沒有進一次城,有人邀請,他就用腳有病來推辭。他平盜患,免捐稅,廢私派,治水災,問案如話家常,勸戒村民憑公論理,深得百姓愛戴。李先立選任直隸新安知縣期間,新安有很多大盜,前任縣令就是因為抓不到盜賊被革職。李先立到任不到一月,就抓了幾十個,依法處決了首犯。后來又抓到一個強盜頭目,任命其為捕快之首,很快就把其他強盜全部抓住了。他每次給強盜定罪時,幾乎都要哭著說:“你們?yōu)槭裁床蛔骱萌四??國法不能饒恕你們?。?rdquo;很多強盜因此被感化,境內(nèi)盜患也就平息了。

為了加強領導干部家風建設,弘揚歷史悠久的遵義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吸取傳統(tǒng)家規(guī)家風文化中的精華,引導黨員干部知古鑒今、廉潔修身、廉潔齊家,有幸作為遵義人,我們?yōu)槭裁床焕^承古人留下的這些寶貴精神財產(chǎn)?家風悠長又綿遠,“淳厚人家”三百年。筆鋒山下詩永恒,后學鑒之譜新篇!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wǎng)立場,僅供參考。】

本文系宣講家網(wǎng)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

網(wǎng)友之家欄目投稿郵箱為:jst71ztz@126.com,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歡迎加入網(wǎng)友之家交流群,1群:209961124(此群已滿),2群:531249826,大學生交流群: 522415122

責任編輯:李丹華校對:于川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
京公網(wǎng)安備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10200155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