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為養(yǎng)母兩棄重點中學 親情上演15分鐘“愛心之路”
陳鳳英要上學,要照顧母親,還要賺錢養(yǎng)家,但她做到了學習和家庭兩者兼顧,學習成績一直在全校名列前茅。
2009年,憑借優(yōu)異的成績,18歲的陳鳳英考上了臺山市重點初中“新寧中學”,但由于母親當時已臥床不起,無法自理,陳鳳英不得不放棄去縣城讀書的機會,繼續(xù)留在鎮(zhèn)上讀初中。鳳英平時一邊做家務一邊和媽媽聊天,她的樂觀開朗也感染了周圍的人。在她功課特別多的時候,村里人都幫她照顧媽媽,民政部門也曾多次資助她。
轉眼間又過去3年。2012年中考,陳鳳英被免試推薦到了臺山的重點高中——“臺山僑中”,這是陳鳳英一直向往的學校。奈何學校在市中心,離家有70公里遠,學費還不少。為了照顧母親,她只能再一次放棄。
陳鳳英為癱瘓的養(yǎng)母擦臉。圖片來源:江門文明網
“我心里一直有個讀書夢,讓我輟學,我不甘心!”權衡之后,陳鳳英選擇了位于臺山市市區(qū)的培英職業(yè)技術學校。鑒于陳鳳英家庭的特殊性,學校愿意為她免去全部學費,且同意她可以隨時回家照顧養(yǎng)母。
就這樣,在相關部門的幫助下,陳鳳英帶著母親住在了學校附近,母女倆在菜市場旁邊租了一間不到20平方米的房子。“帶母上學”,這在很多人看來不可能做到的事,陳鳳英卻做得非常出色。為了節(jié)省租金,她要打掃那幢四層樓房,用工錢抵租金。每天,除了上學、照顧媽媽、打掃衛(wèi)生,她還要去快餐店兼職,賺取生活費。
到了夏天,為了臥床的養(yǎng)母不會被捂出痱子,她利用課余15分鐘的休息時間匆匆忙忙地騎自行車回家,飛速幫養(yǎng)母更換尿片,再匆匆地趕回學校上課。這段15分鐘的“愛心之路”承載著鳳英對養(yǎng)母深深的愛!這份愛令她忘卻痛苦,不覺疲累。她說:“因為媽媽是我的再生母親,沒有她就沒有我的今天。不管我在哪兒上學,媽媽都是我不能舍棄的牽掛。”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