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份,財政部曾印發(fā)《關于調整中央和國家機關差旅住宿費標準等有關問題的通知》,為方便執(zhí)行,財政部對各地細化標準進行了匯總整理,并將中央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赴地方差旅住宿費標準細化到地市級。14日,財政部正式發(fā)布了新版《中央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赴地方差旅住宿費標準明細表》,明確自2016年5月1日起執(zhí)行。(4月15日《中國新聞網》)
隨著物價的上漲,對公職人員的差旅住宿標準進行調整,既符合實際的需要,也符合制度的規(guī)定。經費陽光化和動態(tài)調整,才能防止暗箱操作。此次財政部調整中央和國家機關差旅住宿費標準,是在充分調查和科學評價的基礎上做出的,其差異化、區(qū)分化的標準執(zhí)行,體現(xiàn)了公共財政管理的精細化,既有助于提高公共財政使用的效率,又能對接實際滿足需要,有助于厲行節(jié)約原則的更好落實。
相比于既有的差旅住宿費標準,新標準的最大亮點,就在于改變過去統(tǒng)一按照省會城市標準,未能根據出差目的地經濟發(fā)展水平和物價水平差異,執(zhí)行不同的上限標準,結果則造成了事實上的浪費。居大不易的效應下,省會城市和省內其他城市之間,在物價水平上存在很大的差異。結果在同一標準之下,則會出現(xiàn)“標準的富余化”,并造成事實上的浪費。本來兩三百元就可以入住,但本著“不花白不花”的心態(tài),則會造成住宿標準的突破。
而另一方面,不少旅游城市的住宿標準,則會因為淡旺季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異,一般來說則是淡季下調,而旺季則上浮,因而也需要在標準的制定上更加靈活,實行一定程度的浮動。并因此防止差旅負擔的轉嫁,規(guī)避廉政風險。同時,中央標準一直是地方標準的參照物,也是反映執(zhí)行黨風廉政建設的風向標,讓公共財政支出的陽光化,透明化,首先就要確保其科學化和合理化,否則就有“制度缺陷的陷阱”?,F(xiàn)有的差旅住宿費標準是在十八大以后制定的,整體上體現(xiàn)了經濟實用和厲行節(jié)約的原則,不過也存在層次不明、標準籠統(tǒng)的不足,需要通過調整和優(yōu)化,以彌補制度本身的缺陷。
這方面既有很多深刻的教訓,也有歷史經驗的總結。厲行節(jié)約不是“標準的低檔化”,比如在北廣上等大城市,如果把差旅標準定得過低,之間存在極大的虧空,要么需要個人支付來填補,要么就是讓出差目的地的政府機構來支付,或者通過權力行為而讓人買單,然后再拿著發(fā)票回單位報銷,結果既沒有讓公共財政有所節(jié)約,又形成了某種腐敗的潛規(guī)則。現(xiàn)在根據實際情況,而把標準做實做足,完全可以滿足住宿的需要,又避免“一刀切”之后的低效,方式上的遞進與轉變,也折射出在管理思路上的進步。
實行精細化的差旅住宿費標準本是種常識,在國外已有比較成熟的做法,比如多年前熱炒的外國領導人來中國,坐經濟艙和住經濟酒店,皆是標準化制度作用發(fā)揮的結果。自差旅標準細分化之后,“透明出行”和“行為規(guī)范”已日益成為常態(tài),呈現(xiàn)出令人欣喜的局面。隨著差旅住宿費標準的調整和細化,既有的成效將得到進一步鞏固,“陽光操作”的成色勢必越來越足,對權力行為的約束也更為有效,厲行節(jié)約、反對浪費也有了堅實的制度保障,落到實處也不會成為空話。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