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2月6日24時,哈爾濱市累計報告34例本土確診病例,“內(nèi)防擴散、外防輸入”的形勢嚴峻。日前哈爾濱緊急按下“暫停鍵”,啟動全員核酸檢測,全力戰(zhàn)“疫”。同時精細化保障民生,讓百姓溫暖、安全過冬。
12月7日是“大雪”節(jié)氣,哈爾濱最低氣溫已降到零下8攝氏度左右。記者實地探訪哈爾濱主城區(qū)各地,了解居民生活,包括菜價、居民供熱等是否正常。
12月7日,在哈爾濱市香坊區(qū)衡山路,路上行人、車輛稀少。新華社記者 唐鐵富 攝
哈爾濱街頭車輛、人員稀少,在主城區(qū)除保障人民群眾生活必需品的門店營業(yè)外,其他場所均暫停營業(yè)。
在哈爾濱市道里菜市場,入口處的市民遵守相關防疫規(guī)定,進行掃碼、測溫。記者看到,貨架上貨品種類齊全,居民正有序采購家庭所需的肉蛋奶、蔬菜、水果等必需品。
道里菜市場總經(jīng)理孫書才介紹,疫情之下,重點保障市場供應,做到各類貨物充足、不漲價。他表示,多年來,與蔬菜基地、養(yǎng)殖場等簽訂合作協(xié)議,不會因疫情而出現(xiàn)源頭產(chǎn)品漲價的情況,不會影響市民“菜籃子”。
12月7日,在哈爾濱市香坊區(qū),配送員剛剛趕到一家超市,準備取貨。新華社記者 唐鐵富 攝
記者看到,一些大型超市均有日常防疫記錄本,對員工上下班進行記錄。同時政府部門要求超市、生鮮市場等每日進行多次消毒,包括電梯扶手等重點部位,以保障超市等場所的安全。
12月7日,在哈爾濱市的一家大型超市,工作人員在入口值勤。新華社記者 唐鐵富 攝
一些超市負責人介紹,這幾天,選擇外賣服務的訂單多了起來,各超市、外賣平臺積極合作,推行“無接觸式服務”,借助智能柜等,讓消費者與外賣騎手不見面。同時,加強對騎手體溫的監(jiān)測,并加大對餐箱等的消毒力度,以保證市民的食品安全。
12月7日,在哈爾濱市一小區(qū)門前,停放大量外賣騎手的“坐騎”。新華社記者 唐鐵富 攝
記者走訪了哈爾濱大都會熱力有限公司、哈爾濱工大金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供熱企業(yè),在市政府要求下,各供熱企業(yè)均啟動了應急預案,疫情期間延長供熱時間、提高供熱溫度,以保障轄區(qū)的穩(wěn)定供熱。
“天氣越冷,責任越大。”哈爾濱大都會熱力有限公司負責人馮威說,為有效應對疫情下的突發(fā)情況,我們采取封閉管理的方式,避免出現(xiàn)突發(fā)狀況。同時在疫情之初,我們開始了重點檢修、保障,并備好相關設備的易損耗配件。
12月7日,在哈爾濱市香坊區(qū),外賣小哥送完餐后走出小區(qū)。新華社記者 唐鐵富 攝
市民劉然居住在大都會新天地小區(qū),他告訴記者,室內(nèi)全天的溫度維持在20攝氏度以上,家里人感覺很暖和。因為疫情,劉然居家辦公已有三天,他說,我們積極配合防疫規(guī)定,盡量減少外出,希望疫情早點過去。
記者了解到,12月6日起,哈爾濱市民大廈現(xiàn)場辦事實行緊急事項預約辦理,以保障市民的緊急事項妥善辦理。據(jù)悉,哈爾濱市政府公布了電話及微信小程序等預約渠道,要求市民預約通過后,佩戴口罩、掃碼、測溫后方可到現(xiàn)場辦理。
12月7日,在哈爾濱市香坊區(qū),一家大型商場張貼“暫停營業(yè)”字樣。新華社記者 唐鐵富 攝
此外,哈爾濱市多家醫(yī)院開通了“在線問診”服務。哈爾濱醫(yī)科大學附屬哈爾濱兒童醫(yī)院匯集了40個臨床科室的100余名醫(yī)師,根據(jù)出診安排進行線上問診服務。
在全力抗擊疫情的同時,哈爾濱著力提高各民生職能部門服務質量,精細化保障民生,解決好難點、堵點,充足供應疫情期間的民生所需。
記者:董寶森、強勇
參與采寫:唐鐵富、楊思琪
編輯:劉楊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