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風那個吹,雪花那個飄……”一段膾炙人口的旋律,一段跌宕起伏的劇情,很多年來,一直在不少人心頭縈繞。令人歷久彌新的感覺是,在歌劇《白毛女》延安首演70周年之際,繼全國巡演活動成功舉辦后,3D舞臺藝術片《白毛女》將于今日在全國影院上映。解放前那年,那月,白毛女那事兒,再次因為嶄新藝術的植入而引領風騷,沖擊熒屏,成為焦點。
一部70年前的藝術作品,作為一個歷史經(jīng)典,并沒有因歲月悠久而沉淀,反而因不斷打磨而常新。如今,集聲光電于一體,靠高大上將風靡的3D舞臺藝術片《白毛女》的推出,不僅僅是一次劇本的改編和演出形式的改變,也不僅僅是將傳統(tǒng)的包裝更換為最現(xiàn)代、流行和時尚的載體,更重要的,是增強了立體傳播效果和藝術感染力,讓如今的青少年在震撼的藝術感染中,更形象深刻地了解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潛移默化地接受愛國主義與社會主義教育。
任何教育要想產(chǎn)生效果與共鳴,達到教育人、鼓舞人、塑造人的目的,都必須具有最基礎的兩點,催人淚下的教育內(nèi)容和最具感染力的藝術傳播手段,二者運用并契合得好,才會增強吸引力與感染力。換句話說,單單內(nèi)容生動或形式新穎都不夠,內(nèi)涵與外延,必須相輔相成,才能相得益彰。從這個意義上說,“高大上”的藝術不僅僅是附麗。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