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傳為千古佳話的廉政故事——《陶母退魚》,說的是晉代名臣陶侃年輕時曾任潯陽縣吏,一次利用職務之便,弄了一壇官家的咸魚托人送給母親。在了解情況后,陶母原封不動地將咸魚退回,并附信責備他:“你身為縣吏,用公品送給我,不但對我沒任何好處,反而增添了我的擔憂。”這事對陶侃教育深刻,此后他牢記母親教誨,處處嚴以修身,清廉做官,成了一位官德高尚、受黎民百姓愛戴的名將。
《陶母退魚》之所以回味無窮,是因為陶母不僅為兒子把住了廉潔這一關,更可貴的是教子為官要時時約束手中權力。然而,在現(xiàn)實中,有的黨員干部喊著修身的口號,卻玩起“休身”的把戲,放松了世界觀改造,把修身自律拋之腦后,不講規(guī)矩,不守紀律,結(jié)果敗壞了風氣,帶壞了隊伍。因此,黨員干部應當時刻牢記入黨誓言,增強黨性觀念,強化宗旨意識,自覺踐行“三嚴三實”,帶頭執(zhí)行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全方位展示國稅人務實的精神風貌,樹立起國稅人的良好形象。始終不忘修身正己、防微杜漸、廉潔奉公、一塵不染,堅守政治規(guī)矩的底線,敬畏黨紀國法,清白做人、干凈為官,真正做出經(jīng)得起歷史、實踐和人民檢驗的政績。
嚴以修身,應把學習放在首位。加強黨性修養(yǎng),將個人修身置于黨的事業(yè)之中,方能明確努力方向,內(nèi)心才會變得強大,擔負起歷史與時代賦予的重任。加強學習是黨員干部修身之重要法寶,要把學習作為嚴以修身正己之道。修身正己要堅持學以致用,在破解稅收工作難題、服務人民群眾、支持經(jīng)濟建設中不斷砥礪品質(zhì)、錘煉黨性,進行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把在嚴以修身中激發(fā)出來的干勁兒用到為人民服務之中去,對群眾和納稅人反映強烈的問題,要集中力量,精準發(fā)力,專項治理。增強為百姓和納稅人服務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自覺做到慎欲、慎微、慎權,就會樹立“嚴”的形象,培育出“實”的作風,鑄就讓人仰望的精神高地,推動稅收現(xiàn)代化建設取得新突破、新成效。
黨員干部嚴以修身,必須見諸行動,在實踐中實現(xiàn)人生價值。“打鐵還須自身硬”,正人先正己。“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這是修身所追求的目標,正像范仲淹《岳陽樓記》所追求的修身最高境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總之,要在不斷實踐中加強修身,有益于提高思想文化素質(zhì),有益于凈化個人的心靈,也有益于開拓自己的工作。納稅人是稅務人的衣食父母,必須傾心服務、傾情奉獻,真正把崗位當“戰(zhàn)位”,用實際行動打造新稅風,不斷優(yōu)化納稅服務措施,多為群眾和納稅人辦實事解難題,給納稅人提供更多便利,提升稅收管理水平,讓納稅人少跑路,用服務贏得納稅人的滿意和尊重,推進辦稅現(xiàn)代化改革,讓納稅人有更多獲得感,走出一條思想觀念大轉(zhuǎn)變、服務經(jīng)濟大發(fā)展、各項工作大突破、社會形象大提高的科學治稅之路。黨員干部要有遠大的抱負和理想,堅持修身不放松、潔身自好不放縱,把心思與精力都用在黨和人民的事業(yè)上,嚴于律己,以儉修身,以廉養(yǎng)心,方能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好稅官。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