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不顧旁人“好心”勸阻 她毅然救助倒地婦女
2013年7月,趙莉莉光榮入伍,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一名士官,2015年10月9日上午,趙莉莉在回家探親途中,遇到一名倒地婦女。不顧旁人“好心”勸阻,年輕的趙莉莉毅然上前將她扶起,并將其送到醫(yī)院。
53歲的劉米蘭是太康縣板橋鎮(zhèn)水車陳村村民。2015年10月11日上午,躺在板橋鎮(zhèn)愛心醫(yī)院的病床上,正在打點滴的劉米蘭告訴記者:“多虧了趙莉莉這孩子,要不是她及時相救,說不定我這條命就沒了。”
正在老家休假的趙莉莉路遇暈倒農婦劉米蘭勇敢實施救助。
劉米蘭危在旦夕之際,回家探親的趙莉莉和同學李駙嬋碰巧路過此地。李駙嬋向記者回憶說,看到趙莉莉要去扶倒地婦女,周圍的人都“好心”勸她“千萬別碰,小心被訛”,但是趙莉莉根本不聽,俯身將倒地婦女扶起來抱在懷中。趙莉莉后來又雇了一輛三輪車把她送到了附近的板橋鎮(zhèn)愛心醫(yī)院。
李駙嬋說,當那位婦女口吐白沫,趙莉莉也不嫌臟,坐在三輪車上一直抱著她的頭,還一邊呼喚,一邊用手不停地掐她的人中,就像照顧自己的親人一樣。
“患者送過來時已經昏迷,血壓高到180,可能隨時引起腦出血,危及生命。”太康縣板橋鎮(zhèn)愛心醫(yī)院院長李占清向記者回憶說,幸虧送醫(yī)院及時,患者才脫離了生命危險。
3.在軍營,發(fā)揮個人專長熱心幫人
2013年7月,就在去部隊之前的幾天,趙莉莉還組織15名大學生志愿者走進太康縣毛莊鎮(zhèn)前凡小學,參加“攜手童行,共筑中國夢”關愛留守兒童圓夢行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將社會愛心人士捐贈的圖書、玩具、生活用品、教學設備以及自己在大學“校園之星”評選中獲得的2000元獎學金等交給學校和留守兒童。
在部隊,趙莉莉始終繼承和發(fā)揚老一輩革命軍人的光榮傳統(tǒng),參加訓練從不叫苦喊累,由于表現(xiàn)優(yōu)秀,她很快被選為副班長。2013年12月,她所在連里分來一名叫唐國榮的新戰(zhàn)士,由于年齡小、性格內向,平時不愛與戰(zhàn)友交流。趙莉莉就主動和小唐結成幫帶對子,從整理內務到學習專業(yè),從隊列訓練到體能訓練,她們始終形影不離,成了一對“好姐妹”。2014年7月,在單位組織的軍事訓練考評中,她們雙雙取得了好成績。
趙莉莉被所在部隊作訓部門選為計算機專業(yè)“小教員”。
由于趙莉莉的業(yè)務能力過硬,她被部隊遴選為計算機專業(yè)“小教員”,負責為所屬部隊的班長骨干講授計算機專業(yè)知識。2014年4月,趙莉莉利用唯一一次可以請假外出的機會,為駐地貧困兒童趙小軍(化名)買了學習用品并送去了500元生活費,使小軍從新回到校園。在得知太康縣評選了第二屆美德少年的消息后,她帶著積攢的7000多元錢,買了20部學習機送給“美德少年”們。趙莉莉熱心助人的事跡被《解放軍報》、《火箭兵報》等軍隊報刊報道后,在趙莉莉所屬部隊,掀起了一股“向趙莉莉同志學習,爭當‘活雷鋒’”的熱潮。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