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革命轉向建設,如果說“兩個務必”是為全體黨員從思想上敲響警鐘,十二條“黨委會的工作方法”,則為如何使黨委班子發(fā)揮領導核心作用、將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落到實處提供了“法寶”,使剛剛脫下軍裝的各級黨的領導干部,既懂得道理又講究方法,掀起了建設新中國的熱潮。
《黨委會的工作方法》的核心內容是堅持民主集中制,是“四個服從”的具體化。黨委強不強,關鍵看“班長”。十二條工作方法中的第一條就是對“班長”講的。“黨委書記要善于當‘班長’”,“必須依靠黨委這‘一班人’,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作用”,有了問題要“擺到桌面上來”,“諒解、支援和友誼,比什么都重要”,要把“彼此知道的情況互相通知、互相交流”,還要“團結那些和自己意見不同的同志一道工作”,等等。
十二條工作方法中,有的看似很小,但卻以小帶大,小中見大。比如開會,就得先出“安民告示”,好讓大家知道要討論什么問題,解決什么問題,有備而來;善于傾聽下面干部的意見,“先做學生,然后再做先生”;無論是講話、演說、寫文章包括會期,都要“精兵簡政”,這些都體現(xiàn)了作風建設要求,至今仍未過時。對于要解決的情況和問題,要做到“胸中有‘數(shù)’”;對于主要工作,“不但一定要‘抓’,更要‘抓緊’”。當然,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要學會“彈鋼琴”,這就是辯證法。
十二條工作方法字數(shù)不多,但蘊含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真不少:“書記和委員之間的關系是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不要在背后議論”;“禁止給黨的領導者祝壽,禁止用黨的領導者的名字作地名……”
十二條工作方法,既是毛澤東對黨實際工作經驗的總結,也是對馬克思主義方法論的具體運用,體現(xiàn)了認識論和方法論的有機統(tǒng)一,是中國共產黨理論聯(lián)系實際、密切聯(lián)系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三大優(yōu)良作風的具體體現(xiàn),條條都是“法寶”,始終是我們黨彌足珍貴的財富。
在繼承中發(fā)展,在發(fā)展中創(chuàng)新
中國共產黨人的可貴之處,就在于,始終不忘歷史傳承,在繼承中發(fā)展,在發(fā)展中創(chuàng)新,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為黨的建設不斷注入活力。
十二條工作方法,沒有因為時空變幻而淹沒在歲月的塵埃里,其所蘊含的基本思想,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推進,不斷被繼承和發(fā)揚、豐富和深化,使我們黨始終保持團結統(tǒng)一,領導堅強有力。
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的大幕,開辟了社會主義事業(yè)發(fā)展的新時期。汲取黨的建設中的經驗教訓,警戒改革開放后面臨的風險挑戰(zhàn),鄧小平同志高瞻遠矚,高度重視黨委領導班子建設。1980年2月,在黨的十一屆五中全會上,鄧小平同志指出:“集體領導解決重大問題;某一件事、某一方面的事歸誰負責,必須由他承擔責任,責任要專。”時隔6個月,鄧小平在《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中又指出:“各級黨委要真正實行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的制度。要明確哪些問題應當由集體討論,哪些問題應當由個人負責……集體決定了的事情,就要分頭去辦,各負其責,決不能互相推諉。”這些重要論述有力指導了新時期黨的建設,為改革開放事業(yè)不斷深化提供了堅強組織保障。
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準確把握時代特征和黨所處的歷史方位,探索黨在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的歷史條件下加強自身建設的特點與規(guī)律,提出了集體領導的新原則,即“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
進入新世紀,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大力加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不斷提高黨的領導科學化水平,提出要以健全民主集中制為重點加強制度建設,完善并嚴格執(zhí)行黨委內部的議事規(guī)則和決策程序。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接過歷史的接力棒,踏上領航中國的偉大征程。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把握我們黨光榮輝煌、艱苦卓絕的奮斗史,密切聯(lián)系世情、國情、黨情,同樣高度重視黨委領導班子建設和民主集中制原則,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闡述。
從河北、福建,到浙江、上海,再到中央,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一思想一脈相承,具有內在的延續(xù)性和統(tǒng)一性。
早在擔任浙江省委書記時,他便提出:“集體領導是民主集中制在黨的領導制度上的具體體現(xiàn),是貫徹民主集中制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十八大后,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要求:“健全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和領導方式,不斷增強地方黨委總攬全局、協(xié)調各方的本領。”
與《黨委會的工作方法》“黨委書記要善于當‘班長’”的要求一致,習近平總書記同樣十分重視“班長”的引領作用。2003年11月13日,他在《浙江日報》“之江新語”專欄中指出:“‘一把手’的領導藝術,就在于有容人之氣度、納諫之雅量,充分發(fā)揮黨內民主,確保決策的民主化和科學化,確保黨委班子認識上的統(tǒng)一和行動上的一致。”同時,他十分注重“關鍵少數(shù)”的中流砥柱作用,在系列重要講話中多次強調要抓住各級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shù)”。
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是《黨委會的工作方法》蘊含的內在邏輯。“政治紀律是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政治言論、政治行為方面必須遵守的規(guī)矩,是維護黨的團結統(tǒng)一的根本保證。”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