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的力量,不因時間流逝而消減;使命的傳承,需要從經典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這個早春,習近平總書記的一份重要批示,讓人們的目光聚焦到毛澤東同志的《黨委會的工作方法》一文。用心研讀,就會發(fā)現(xiàn)——新中國成立前夕,毛澤東同志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所作的結論中,對黨委會工作方法的系統(tǒng)闡述和概括的十二條,其基本思想已經融入黨的血脈里,不論是從革命走向建設的歷程中,還是改革開放的新時期,始終為我們黨繼承發(fā)展,歷久彌新,彰顯出旺盛的生命力。
站在協(xié)調推進“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貫徹五大發(fā)展理念新的起點,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化作生動實踐、把發(fā)展藍圖變成美好現(xiàn)實,迫切需要全面加強黨委(黨組)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作風建設、能力建設,傳承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切實提高執(zhí)行民主集中制的自覺性,更好發(fā)揮黨總攬全局、協(xié)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
67年后的今天,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批示、重溫《黨委會的工作方法》,現(xiàn)實意義重大、歷史意義深遠!
十二條工作方法,條條都是“法寶”
1949年3月,西柏坡,黨的七屆二中全會在這里召開。初春的時節(jié)里已可聞到勝利的氣息。
勝利意味著,中國共產黨將由革命黨轉變?yōu)閳?zhí)政黨,黨的工作重心由鄉(xiāng)村轉移到城市。“我們熟習的東西有些快要閑起來了,我們不熟習的東西正在強迫我們去做。這就是困難。”
如何解決即將面臨的困難?各級黨委會是關鍵中的關鍵。未雨綢繆,就在半年前的1948年9月,毛澤東為中央起草了《關于健全黨委制》的決定,指出“黨委制是保證集體領導、防止個人包辦的黨的重要制度”,這對今后加強黨的集體領導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在所作結論中強調了黨委會的工作方法。這十二條工作方法,蘊含了堅持黨的民主集中制、團結班子成員形成合力的根本原則,提供了有效管用解決問題的領導方法和領導藝術,貫穿著嚴明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閃耀著馬克思主義方法論的思想光輝。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