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歷史虛無主義的新表現(xiàn)
歷史虛無主義能在一定時期和一定范圍內蔓延泛濫,必有其緣由。批判歷史虛無主義,首先就要研究歷史虛無主義,尤其是研究其最新手段和表現(xiàn)形式,這樣才能使我們的批判針對性強,靶向性強,切實提高理論斗爭的成效。近些年來,歷史虛無主義新的手段和表現(xiàn)形式主要有:
第一,從傳播場域看,歷史虛無主義已從傳統(tǒng)媒體轉移到網絡空間。以前的歷史虛無主義錯誤言論,大多是通過圖書報刊(包括影視)等傳統(tǒng)媒體進行擴散的。但近些年來,歷史虛無主義的大量錯誤言論都轉移到了網絡新媒體,通過網站、論壇尤其是博客、微博、微信等移動終端撒播。因此,歷史虛無主義的“販售點”在網絡新媒體,批判歷史虛無主義的主戰(zhàn)場也在網絡新媒體。
第二,從傳播手法看,歷史虛無主義特別善于制造“帶毒”的歷史知識碎片。近幾年來歷史虛無主義言論往往以碎片化的形式出現(xiàn),抓住一點,大做文章。為何如此?這是因為歷史虛無主義者很狡猾,抓住現(xiàn)時代民眾往往只有碎片化閱讀時間,以及移動終端日益普及的特點,大量提供“帶毒”的信息碎片,讓這些“毒素”密集侵占人們的碎片化閱讀時間,并通過移動終端到處傳播。“帶毒”的歷史知識碎片多了,就會拼成歷史虛無主義的完整政治訴求,解構、篡改黨和國家的歷史。
第三,從傳播主體看,宣揚歷史虛無主義的學者與其他階層的代表性人物相互唱和,在很大程度上形成共謀關系。前些年,宣揚歷史虛無主義的人物,有的是“學者”或所謂的“公知”,主要集中在學界、知識界。但近幾年來,這一人群急劇地向其他社會階層、群體擴散,個別的記者、主持人、演藝明星、民營企業(yè)主、自由職業(yè)者等加入進來,成為網絡大V、大咖,與這些“學者”、“公知”相互唱和,對歷史虛無主義言論轉發(fā)轉帖。
第四,從影響對象看,歷史虛無主義特別強調以具有迷惑性的言論,加緊搶奪網民特別是青年。一種觀念或思潮,歸根到底,要影響人群,占領人的頭腦。歷史虛無主義的主攻對象非常明確,即廣大網民、青年。歷史虛無主義的炮制者和傳播者,利用網民和青年的語言,抓住網民和青年關心的、亟待解決的切身利益問題,打扮成替網民和青年說話的“正義化身”,攻擊歷史和現(xiàn)行制度,制造思想意識上的混亂。
這些新的特點和表現(xiàn)形式,應當成為我們進一步深入批判歷史虛無主義的主攻方向。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