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財政廳、湖南省機關事務管理局近期印發(fā)了《湖南省省直行政事業(yè)單位2016-2017年國有資產配置預算限額標準》,根據標準,原來可購置不超過5500元的臺式電腦和不超過10000元的筆記本電腦;明后年,臺式電腦的預算將不能超過5000元,筆記本不能超過9000元。同樣的,湖南省直單位部分通用設備、辦公家具、辦公用房裝修等預算標準有不同程度壓減。(12月23日《瀟湘晨報》)
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基于這樣的認知,財政范疇內的任何一個舉動,都有著意味深長的伏筆。據說這是湖南第二次公布國有資產配置限額標準,根據此前官方的描述,這種以信息化為支撐,強調預算管理事前、事中、事后的有機結合,更有利于加強國庫現金管理,盤活存量資金,推進國庫集中支付電子化改革,也確實提高了國庫資金使用效益。拋開技術層面的革新所帶來公共管理效能改進的淺層語境,當我們回歸到“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的邏輯鏈時,這份僅是第二次出現的配置限額標準,所呈現出正是治理的細節(jié)。
有必要先厘清關于治理的內涵。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它是作為以權力為依賴的政府進行管理、控制的工具描述,但在現代社會,它所隱含的是一個現代政治過程,簡單來說,它是眾多利益主體通過博弈或是協(xié)調,形成對某個共同目標的認同或是協(xié)同,它不再表現為控制、目的,而是調和、過程。
一如我們將民主置于生活層面的觀察,會發(fā)現民主的細節(jié),當治理趨近于利益的調和和權力過程,我們也會發(fā)現治理的細節(jié)?;氐脚渲妙A算管理來說,它至少呈現出這樣的一些細節(jié):首先來說,治理從來都不是一個閉合的過程。作為公共服務的提供者,省直行政事業(yè)單位在國有資產配置上的管理,本身就是治理的過程。如果連自身的配置管理都不能彰顯出公權力的謙抑、規(guī)則的剛性,又如何提供出恪守歉抑和敬畏的公共服務呢?
其次,治理也從來都不是一個在原則性和靈活性顧此失彼的過程。從配置預算標準設置來看,它首先是一個動態(tài)標準,是能根據國家有關政策、社會經濟發(fā)展水平、市場價格變化、科學技術發(fā)展等因素,進行適時的調整,同時,它又始終體現出堅持保障需要、節(jié)儉實用和節(jié)能環(huán)保的原則??偠灾仍谪熑紊线M行鄭重賦予,又在效率上精心保障。
當然,它所呈現的更值得注目的細節(jié)是,它彌合了權力與權利之間的隔閡。不得不承認的事實是,公權力仍然是一種與民眾存在距離感的存在,而通過對配置標準的公開,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對神秘公權力的祛敏。讓民眾能夠把國有資產配置像觀察柴米油鹽、衣食住行那樣去葆有興趣。而這種去神秘化的過程,既是民主的過程,也是現代治理的過程。套用那句經典的說辭——比一個人的政治立場更重要的,是他抵達一個立場的方式,比善治的藍圖相比,更重要的是,能看到從治理到善治的實現過程。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