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10月21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通過《居住證暫行條例(草案)》,草案規(guī)定在全國建立居住證制度,明確了居住證持有人通過積分等方式落戶的通道。
這意味著,自北京6年前首次公開提出推行居住證制度起,歷經(jīng)艱難“長跑”后,很快將到達目的地。其中,最大的亮點是,北京將設定較為嚴格的積分落戶門檻,這主要是基于北京面臨人口調(diào)控的壓力,所采取的一項措施。
傳聞已久的北京積分落戶政策真的來了。12月10日下午,北京市政府法制辦就積分落戶管理辦法和居住證管理辦法兩個征求意見稿,在網(wǎng)上公開向社會征求意見。
【居住證制度年內(nèi)要出臺】
“積分落戶”,顧名思義,指通過設置一套指標體系,對外來人員落戶本地的條件進行指標量化,并對每項指標賦予一定分值,當累計積分達到規(guī)定分值時即可申請落戶。
近年來,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都已經(jīng)實施了同居住證相配合的積分落戶制度,但北京的戶口制度仍然較為傳統(tǒng),外來人口能否落戶很大程度上跟工作單位的“落戶指標”綁定。這使得北京成為中國最難拿到戶口的城市。
盡管北京實行積分落戶的呼聲已經(jīng)持續(xù)了6年,但直到今年國務院出臺新的居住證政策,才真正打通了積分落戶的政策通道。
今年10月2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及全國建居住證制度,通過《居住證暫行條例(草案)》。草案明確了居住證持有人通過積分等方式落戶的通道。
【北京積分落戶的由來】
其實,“積分落戶”并不是一個新名詞。早在2011年6月20日,北京市第十一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會議便審議通過了《關于加快首都經(jīng)濟發(fā)展方式轉變?nèi)舾蓡栴}的建議》,正式提出了積分落戶制。積分落戶制指外來務工人員積分入戶核準分值達到一定值后即可申請落戶。
“積分落戶”的概念從被提出到公開征求意見,經(jīng)歷了一個并不算短暫的過程。此前,在今年兩會期間,北京市發(fā)布了一份《2015年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分工方案》,該方案稱居住證、積分落戶政策的研究制定任務將在今年12月底完成。
據(jù)悉,北京通州將率先實行積分落戶政策。今年12月7日,北京市委《關于制定北京市國民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三個五年規(guī)劃的建議》全文對外發(fā)布,旨在要求全面落實疏解非首都功能任務,集中力量在通州建設市行政副中心。與此同時,也提出了將嚴格控制人口規(guī)模,實施居住證制度,穩(wěn)妥推進在京穩(wěn)定就業(yè)和生活的常住人口的落戶工作。
在此之前的7月23日,在北京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召開第20次會議上,北京市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盧彥在《2015年市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分工方案》中明確提出,將出臺居住證制度,研究制定積分落戶政策,并將這項工作的完成時限鎖定在今年12月底。
北京的落戶之難可謂世所罕見,應屆畢業(yè)生幾乎沒有留京指標,只有企業(yè)主、高層次的海歸以及進入有留京指標的企事業(yè)單位工作,才有可能留京。如果親屬有人成功留京,那么無論是其子女要隨遷,或者父母夫妻投靠,也都有非常嚴苛的標準。2014年,北京市外來人口共有818.7萬人,當年戶籍從外市遷入北京市的人數(shù)共有198869人,占北京市所有外來人口的2.4%。
2.4%,看起來已經(jīng)是一個很低的數(shù)字了。那么,在北京市積分落戶政策施行后,情況會有什么改變?一些人認為,這至少是一個進步,讓人們能有更透明的標準獲得北京戶口;另一些人認為,這個標準簡直更是變態(tài),又要45歲以下,又要7年連續(xù)社保,還要居住證等諸多要求,簡直是把最后的落戶之路都給堵死了。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