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印第安人部落,剛剛選出一位新酋長,恰巧冬天來了。

印第安人來到新酋長跟前,問道:“酋長,今年的冬天將是一個寒風刺骨的嚴冬,還是一個充滿陽光的暖冬?”按照以往,酋長都會做出預測,族人則根據(jù)酋長的預測來準備過冬的儲備。但是這個年輕的酋長,沒有學過部落祖先預測天氣的本領,可他又不愿意對別人說自己不會預測,這樣會很沒面子。于是他故作鎮(zhèn)靜:“目前這還是個秘密,我暫時還不能告訴你們,你們還是去撿木柴吧!”
族人一聽是秘密,不敢再問,只好按照酋長的話去撿木柴。族人走后,年輕的酋長立即打電話找國家氣象局,他問:“今年冬天的天氣將會怎樣?會是一個嚴冬還是個暖冬?”氣象局的工作人員回答:“就目前的情況看,也許會是個寒冷的冬天。”
于是,年輕的酋長便召集所有的族人,告訴大家要多多地收集木柴,貯存起來。一個星期后,他不放心,又打電話給國家氣象局:“你們肯定今年冬天會非常冷嗎?”“應該不會錯,今年冬天會非常冷。”這次氣象局工作人員的回答好像有了些底氣。
年輕的酋長于是又一次召集族人,讓大家繼續(xù)撿木柴以貯備過嚴冬。
又過了一周,年輕的酋長再次打電話找國家氣象局:“你們真的肯定今年冬天會很冷嗎?”這次,工作人員非常肯定地說:“我可以很準確地告訴你,今年冬天將是有史以來最寒冷的冬天。”他又問道:“你怎么能夠如此肯定呢?”工作人員理由充足地回答:“因為印第安人正在瘋狂地撿木柴!”
按說,“新官上任三把火”,新酋長應當有個新氣象,帶領部族人創(chuàng)造新的生活。但這“火”一定要從實際出發(fā),方能燒到點子上,燒出新氣象。這位酋長,顯然是令人失望的。這個冬天是不是嚴冬,客觀事實最終會證明,算不得什么撼天動地的大事,可窺一斑見全豹,僅此一件便顯露出了他的愚蠢——既無主見,又不虛心:不懂裝懂,人云亦云。有這樣的人當家執(zhí)政,這個部落肯定是沒有希望的。
現(xiàn)實生活中,在一些地方和單位,并不鮮見“新酋長”式的領導。他們辦事情、想問題、作決策,跟“風”多、主心骨少,往往人家干什么,他也跟在后面干什么,看起來穩(wěn)當,實則沒有主張,失誤因而也在所難免。有一家塑脂廠,廠長聽說明膠市場銷路好,便花40萬元從外地購來了一臺機器,誰知這臺機器是人家淘汰的,根本無法啟動生產(chǎn),加上明膠市場日益走下坡路,結(jié)果吃了“啞巴虧”。還有一個下派干部,看到自己的一個親戚在藥材之鄉(xiāng)種藥材收入好,便認定自己蹲點的那個村子也可以種藥材,這個村的干部也無主見,隨聲附和,一下子種上了400畝中藥材,由于土質(zhì)不同,技術(shù)跟不上,加上種藥材工本大,最終收益只有原先種糧棉的一半,村民們怨聲載道,干部們也落了個灰溜溜。部隊中也有這樣的例子:一位領導到兄弟部隊參觀,看到人家個個連隊有菜地、能自給,很是羨慕,不顧本單位駐地土壤貧瘠的實際,硬讓幾個連隊刨了核桃樹整菜地,結(jié)果蔬菜長得慘淡,核桃也吃不上了,戰(zhàn)士們不高興,基層干部也有意見。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