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2013年3月17日,習近平同志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的閉幕會上指出:“全體共產黨員特別是黨的領導干部,要堅定理想信念,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弘揚黨的光榮傳統(tǒng)和優(yōu)良作風,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堅決反對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堅決同一切消極腐敗現象作斗爭,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矢志不移為黨和人民事業(yè)而奮斗。”習近平同志結合黨的建設的實際情況,闡述了“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深刻內涵。
第一,“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的最大危險就是脫離群眾”。中共十八大決定在全黨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從2013年6月開始至2014年10月,經自上而下分兩批開展,這項活動基本結束。但是,“貫徹黨的群眾路線、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的歷史進程永遠不會結束”。特別是,“中國共產黨是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的核心力量,肩負著歷史重任,經受著時代的考驗”,這就要求全黨,必須堅持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全面加強黨的建設,不斷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zhí)政水平、提高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的能力。而如果離開“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這一點,黨就會背離立黨為公——亦即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一黨的根本宗旨,從而導致黨由于脫離人民而失去執(zhí)政的根基。
第二,堅決反對腐敗,離不開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和監(jiān)督。“堅決反對腐敗,防止黨在長期執(zhí)政條件下腐化變質,是中國共產黨必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務”。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反腐敗,建立和完善相關制度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wěn)定性、長期性。而建立和完善相應的制度,關鍵是要健全權力運行制約和監(jiān)督體系,讓人民監(jiān)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要做到這一點,離開“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同樣是不可能實現的。
第三,樹立和發(fā)揚“三嚴三實”的作風,歸根到底是要更好地為最廣大的人民群眾謀利益。2014年3月9日,習近平同志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安徽代表團的審議時提出,各級領導干部都要樹立和發(fā)揚“三嚴三實”的作風,既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又謀事要實、創(chuàng)業(yè)要實、做人要實。此后,同年3月18日(在蘭考)和10月8日(在北京),2015年1月21日(在昆明)、2月16日(在西安)和6月30日(在北京),他多次強調了這一要求。其間,2015年4月19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fā)了《關于在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中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方案》,對2015年在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中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作出安排。隨后,從4月底開始,這一專題教育陸續(xù)展開。而無論“三嚴三實”的哪一方面,其立足點和目標都無一例外地與“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緊密相聯(lián)。
(作者: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