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仲勛在中央工作會議中南組和中共中央政治局聽取匯報會上代表廣東省委提出的尖銳、直率同時又是合理的要求,引起與會同志的廣泛關注。當時參加會議的許多省、自治區(qū)、直轄市黨委第一書記,如安徽的萬里、河南的段君毅、廣西的喬曉光等人,都很支持。記得會議期間的一個晚上,我隨著習仲勛外出參加活動,剛好萬里也在同一輛汽車上。萬里一看到習仲勛,就說:“仲勛同志,你講得好啊,你們廣東先走一步,我們跟著來!”
中央工作會議剛結束,習仲勛還在北京時,他就要我打電話給廣東省委、省革委會,把中央批準廣東在改革經濟管理體制方面先走一步的消息傳回來,以便做好必要的準備。接電話的是省革委會辦公廳的李美清。
中央對廣東(還有福建)實行特殊政策、靈活措施和試辦出口特區(qū)原則上定下來后,5月11日,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務院副總理谷牧率領工作組到廣東,進一步作細致的調查研究,并幫助廣東省委起草一個文件報中央。來廣東前,鄧小平、李先念等中央領導同志都專門找他談了話,葉帥對這件大事也很關心。谷牧后來又到了福建,幫福建省委準備報中央的文件。
1979年7月19日,中央下發(fā)了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中共中央、國務院批轉廣東省委、福建省委關于對外經濟活動實行特殊政策和靈活措施的兩個報告》,也就是廣東干部、群眾所熟知和對之充滿感情的中發(fā)[1979]50號文件。文件指出:“中央確定,對兩省對外經濟活動實行特殊政策和靈活措施,給地方以更多的主動權,使之發(fā)揮優(yōu)越條件,抓緊當前有利的國際形勢,先走一步,把經濟盡快搞上去。這是一個重要的決策,對加速我國的四個現代化建設,有重要的意義。”“兩省報告所建議的經濟管理體制,即在中央統(tǒng)一領導下實行大包干的辦法,中央和國務院原則同意試行。”“關于出口特區(qū),可先行在深圳、珠海兩市試辦,待取得經驗后,再考慮在汕頭、廈門設置的問題。”
1979年4月28日,中央工作會議結束后,習仲勛很快趕回廣東,立即向廣東省委常委傳達中央工作會議精神和向中央“要權”的經過。在傳達中,他特別強調廣東要先走一步,不光是廣東的問題,而是關系到整個國家的問題,是從全局出發(fā)的。習仲勛又說,廣東這事,今天不提明天要提,明天不提后天要提。中國社會發(fā)展到現在,總得變,你不提,中央也會提。拼老命,我們也要干。他還多次講,他當時的心情是“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喜的是,廣東有了這個權,可以先走一步,充分發(fā)揮廣東優(yōu)勢,也為全國探索一點經驗,這個任務很光榮;懼的是,任務艱巨,缺乏經驗,能否搞好,有些擔心。
隨后,廣東省委于5月至6月召開了省委常委擴大會議和三級干部會議,傳達中央工作會議精神和中央批準廣東先走一步的決策,動員全省認真貫徹。會議期間,正在廣州的葉帥接見了省、地、市、縣的主要負責人,語重心長地勉勵大家努力工作,使廣東在改革經濟管理體制方面先走一步。1979年中央“50號文件”下發(fā)后,廣東省委決定由劉田夫、王全國、吳南生三位書記組成三人小組,負責文件的落實;建立廣東省經濟工作辦公會議,加強對經濟工作的具體協調。從這以后,廣東根據中央的方針,實行特殊政策、靈活措施,創(chuàng)辦經濟特區(qū),踏上了光榮而又艱巨的歷程。
摘登自省政協編纂《敢為人先——改革開放廣東一千個率先》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