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我們在做好今后工作上要滿懷信心,乘勢而上
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全縣教育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中心,以“三支隊伍”建設為抓手,以推進農村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為關鍵,以深化學校管理為著力點,以擴展優(yōu)質教育資源為根本任務,緊扣“三年大發(fā)展,五年新跨越,十年創(chuàng)先進”的教育質量大突破三步走戰(zhàn)略目標,努力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
緊緊圍繞這一思路,我們要牢牢把握好以下三個重點。
第一,要把教育優(yōu)先發(fā)展戰(zhàn)略落到實處。
全民重視教育事業(yè),優(yōu)先發(fā)展教育事業(yè),不管到哪個階段,不管在哪個層面,都不能動搖,不能松懈,更不能放棄。就我縣教育發(fā)展的實際而言,要重點落實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要落實在尊師重教上。鄧小平同志早在1985年就指出:“忽視教育的領導者,是缺乏遠見的、不成熟的領導者,就領導不了現(xiàn)代化建設。各級領導要象抓好經濟工作那樣抓好教育工作。”由小平同志倡導設立教師節(jié),其目的就是為了解決教師在社會上的地位問題,積極營造全社會尊師重教的氛圍。每到教師節(jié),各級各部門都要考慮為教育做了什么,為教師做點什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起點上,全縣各級黨委、政府要更加真誠地關心教育、重視教育,要千方百計為學校和老師做點實事,解決點實際問題。今后,衡量各級黨政組織的工作和政績,不僅要看經濟增長指標,還要看對教育工作的重視和支持程度。
二是要落實在教師待遇上。作為各級黨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一定要滿腔熱情地切實解決好教師的經濟待遇和政治待遇等切身利益問題。凡是上級政策有規(guī)定的福利和待遇,我們一定要落實到位;凡是其它縣區(qū)教師享受的待遇,我們一定不能少,也不能低。去年,我縣在全市率先落實了中小學教師班主任津貼和邊遠地區(qū)教師補貼,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去年以來,調整充實的學區(qū)、中學校長的科級待遇,今年要盡快落實,讓他們有職有權,一心一意抓管理、促教學。今后,縣財政要堅持每年預算安排500萬元,繼續(xù)落實班主任和邊遠教師的津補貼,堅持對全縣中小學教師每年進行一次體檢,盡心盡力地辦好這些“雪中送炭”的好事。
三是要落實在加強農村教育上。要著力解決城鄉(xiāng)教育不均衡的問題。農村學校的辦學條件、師資配置、教育教學管理和教育質量,遠遠落后于城區(qū),并且,這種差距在逐漸拉大。推動占全縣教育份額三分之二的農村教育上臺階、上水平,既是實現(xiàn)教育質量大突破的重點,更是難點和關鍵。首先,要大力改善農村學校的辦學條件。要進一步加強校舍建設,改善師生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條件,加大圖書、儀器、遠程教育設施設備的配備和校園文化的營造,為農村教育教學水平的提升,奠定良好的物質基礎。其次,要下決心充實農村中小學的師資力量,進一步優(yōu)化農村學校的師資結構。要深入開展城鄉(xiāng)學校結對幫扶、頂崗培訓、送教下鄉(xiāng)活動,通過實行“雙向交流、共同提高”,努力提升農村中小學的教育水平。與此同時,要通過強化督查檢查、教育評估和嚴格考核,下決心解決農村中小學管理粗放、水平不高的問題。對那些樂于扎根基層,埋頭苦干的農村中小學教師,要在政治上給榮譽,經濟上給實惠,生活上多關心,讓他們在社會上受尊重,在工作上能安心。
四是要落實在加大教育投入上。教育投入是長遠的投入,持久的投入。過去,我們對教育的投入,主要是依靠國家教育項目,改善辦學條件,在硬件建設上投入較大。進入新的階段,我們要更加注重內涵式的發(fā)展,在繼續(xù)加大對國家教育項目的爭取力度,繼續(xù)改善我們的辦學條件的同時,進一步加大縣級財政對教育的投入,盡力確保教育經費的 “三個增長”和“兩個比例”。要把縣級財政的投入重點,轉移到教師培訓、學習考察,以及對先進學校、優(yōu)秀教師、優(yōu)秀學生、優(yōu)秀家庭和先進鄉(xiāng)鎮(zhèn)的獎勵上來。
【公文寫作欄目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p>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