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軍115師騎兵營挺進敵后。
抗日戰(zhàn)爭勝利前夕,范昌標與妻子齊勇(時任野戰(zhàn)旅騎兵團衛(wèi)生所調劑員)、長子范峪森在延安合影。
遭遇倒馬關,首戰(zhàn)告捷
“七七事變”后,國共聯(lián)合抗日。1937年8月,主力紅軍改編為八路軍,紅軍第一方面軍第一軍團騎兵團改編為八路軍一一五師騎兵團,劉云彪任團長,肖鋒任政委,下設3個連。8月22日,部隊召開誓師大會,600多名騎士荷槍騎馬排成方陣,作為抗日先遣隊從陜甘寧邊區(qū)開赴華北抗日前線。部隊東渡黃河進入山西境內,經新絳、侯馬、太原、原平進駐五臺山下的蘇子坡待命。途中,為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需要,騎兵團改為騎兵營,人馬不變。
這時,日軍已分三路南下,國民黨軍隊望風潰逃。一一五師首長指示騎兵營于9月23日占領淶源,向紫荊關方向查明敵情,配合師獨立團在淶源、靈丘、廣靈之間牽制敵人,掩護師主力在平型關展開,阻擊企圖進犯太原的日軍坂垣師團,保障其右翼安全。部隊接受任務后,離開蘇子坡,于9月20日到河北阜平縣城,22日到達唐縣上葦子村、下葦子村。這里山高林密,好隱蔽,部隊在此休息,補充糧草。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