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示與思考】
“陽光跟帖”,一個恰如其分而又期待已久的名稱。如果說,以前有些人存在“看書看張皮,讀報讀個題”的囫圇吞棗現(xiàn)象,那么,時下流行的網絡獲取與解讀信息,則也不乏“思維隨跟帖”的盲從表現(xiàn)。開展“陽光跟帖”行動,不只是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標尺,不斷壯大跟帖評論正能量,著力改善跟帖評論生態(tài)的明確號召,同時也是用理性強大自我的歷練過程。
現(xiàn)實社會紛繁復雜,網絡空間亦難免魚龍混雜。在眾聲喧嘩中,囿于認知的差異以及價值觀的多樣新,出現(xiàn)形態(tài)多樣的表情符號和表達內容,其實并不奇怪。真正值得警惕的是那些在偏見和傲慢的慣性思維下,對某種正常的社會現(xiàn)象,進行上綱上線的審查,那些在偏執(zhí)情緒的裹挾下,對某一個體或是群體帶著有色眼鏡的打量,甚至是罔顧事實本原,按照自己設定的真相,去惡意揣測甚至誹謗他人。
這些值得警惕的跟帖,不僅是對互聯(lián)網包容性的戕害,更是對新聞當事人或是社會主流價值觀的沖擊和破壞。從更深層次來看,如此表達,又何嘗不是對自己的傷害呢?要知道,對他人的中傷,就是對自己的鞭撻;對世界的偏執(zhí),就是對自己的輕視。
陽光跟帖的倡導,其價值正是在于,對這種不正之風的糾偏,讓網絡世界成為現(xiàn)代人得以共享的一方凈土。依然需要厘清的是,所謂陽光跟帖,并非要求每個網民違心跟風,或是成為點贊的工具,正如這次陽光跟帖活動所倡導的——防范網絡暴力、識別網絡謠言、舉報有害信息、提升網絡媒介素養(yǎng)和公德意識等。如果稍有打量陽光跟帖所著眼的行為規(guī)范,它所對應的其實正是個體認知成長的現(xiàn)實路徑。
防范網絡暴力,所對應的是個體的思考能力,識別網絡謠言,所對應的是個體的辨識能力,舉報有害信息,所對應的是個體的價值決斷能力,而媒介素養(yǎng)與公德意識,所對應的則是個體的學識與修為。而這些能力最終所凝聚的能力,便是一個人溫和而堅定的表達能力——表達他對世界的認知,表達他對世界的介入,表達他對世界的思考,伴隨其中的,便是與自己的不斷和解與對話。
“你若光明,網絡便不黑暗!你帶來清風,周圍就不會停留灰霾;你邁步向前,才能跨越前方的障礙……”的確,正如“陽光跟帖”行動的倡議書所仰望和暢想的,看似無形、極其深邃的網絡背后,其實就是一個個微小分子的共同作用、互為影響。故而,積極超越了頹廢,熱情覆蓋了冷漠,及至理性有力抵消了種種情緒化和非理性的因素,人們就會普遍感受正氣昂揚,遇事首先想著去偽存真,自然而然也不易被那些假冒偽劣的“真相”或“內幕”騙得暈頭轉向。
歡迎繼續(xù)關注經典案例。
(轉載請注明來源:宣講家網站71.cn,違者必究。)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