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叫尉紅英,來自密云縣河南寨鎮(zhèn)政府,我宣講的題目是《英雄母親》。
我出生在密云水庫北岸,是土生土長的密云人。在我上幼兒園的時候,我爸爸就常跟我說:“抗戰(zhàn)那會兒,咱們這兒啊,出了一位平凡又偉大的母親,大伙兒都特別尊敬,還都管她叫當代佘太君。上學以后,老師帶我們?yōu)橛⑿勰赣H掃墓,我才知道,她叫鄧玉芬。
1933年,長城抗戰(zhàn)失敗后,日本侵略者把鄧玉芬的家鄉(xiāng)強行劃入了偽滿洲國,為了糊口,她們家被迫搬到了張家墳村東南的豬頭嶺山上開荒度日。鄧玉芬家里養(yǎng)了7個兒子,窮得經(jīng)常揭不開鍋。
1940年4月,八路軍10團挺進密云西部山區(qū),開辟了豐灤密抗日根據(jù)地。豬頭嶺來了八路軍,經(jīng)常給鄉(xiāng)親們宣講抗日道理,還幫著鄉(xiāng)親們做好事兒。鄧玉芬雖然沒啥文化,但八路軍說的話,她可是字字句句都記在了心坎兒上,她懂得了:只有老百姓拿起刀槍打鬼子,才能救中國。
7月份,白河游擊隊在豬頭嶺上成立了,鄧玉芬先后把大兒子、二兒子、三兒子都送了去。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鄧玉芬的心就和八路軍、游擊隊緊緊地連在了一起。八路軍都親切地叫她鄧媽媽,打那兒以后,鄧媽媽家就成了八路軍的堡壘戶了。
1941年秋天,日本侵略者對豐灤密抗日根據(jù)地發(fā)動了萬人大“掃蕩”,瘋狂制造“無人區(qū)”。鄧媽媽知道:鬼子這么做,就是要把老百姓和八路軍分開呀!她趕緊讓丈夫把在外扛長活的四兒子和五兒子找回來,參加村里的自衛(wèi)軍模范隊。
1942年春天,鄧媽媽一家響應抗日政府號召,決定重返“無人區(qū)”搞春耕。那天,天剛蒙蒙亮,鄧媽媽送丈夫和兩個兒子先回山里。誰成想,那次竟成了永別。她的丈夫和五兒子被日本鬼子殘忍殺害了,四兒子也被抓走了。鄧媽媽的天都要塌了,幾次哭暈了過去。
不幸的事情又接二連三地落在了這位母親的身上:大兒子在一次戰(zhàn)斗中英勇犧牲;二兒子在戰(zhàn)斗中負傷,因傷情惡化,不治身亡;被抓走的四兒子慘死在鞍山監(jiān)獄。一個又一個沉重的打擊,撕裂了鄧媽媽的心,也更加堅定了她抗日的決心。
她把戰(zhàn)士們當自己的親兒子,為他們燒水做飯、縫補衣裳,為傷病員喂湯喂藥,悉心照料。她還專門養(yǎng)了幾只老母雞,下了蛋卻一個也不舍得給自己小兒子吃,全都給了傷病員。她把收獲的糧食也都給了八路軍,自己和兩個小兒子卻吃著粗糠和野菜。
1944年春天,日本鬼子瘋狂地向密云山區(qū)掃蕩。一連7天搜山繳嶺。那天后半晌兒,鄉(xiāng)親們正要燒火做飯呢,日本鬼子突然開進了山里。村干部迅速組織群眾轉(zhuǎn)移,鄧媽媽帶著傷員、扯著兩個兒子跟鄉(xiāng)親們一起躲進了山洞,幾天幾夜沒吃沒喝。
山洞里又陰又冷,本來就生著病的小七兒經(jīng)過這么一折騰,渾身燒得跟火炭似的,哭著鬧著要回家。耳聽著鬼子的皮靴聲越來越重,情急之下,鄧媽媽從棉襖里扯下了一把棉花套子,一狠心塞進了小七兒的嘴里,孩子拼了命地又蹬又踹,可鄧媽媽卻使盡全身的勁兒,把孩子緊緊地捂在了懷里。鄧媽媽心里煎熬著:小七兒??!你一定要挺住哇,這要是被鬼子聽見了,八路軍傷員和鄉(xiāng)親們可就全完了……
不知過了多久,鬼子走遠了,鄧媽媽趕緊把棉花套子掏出來,她一下兒驚呆了,這個連大名兒還沒來得及取的孩子,被憋得滿臉青紫,沒過多久,就連病帶餓地在媽媽的懷里永遠地閉上了雙眼。
1945年8月,當抗戰(zhàn)勝利的喜訊傳進山里時,鄧媽媽卻默默地來到半山腰,為爺兒幾個壘起了墳頭兒,擺上了香火和貢品,一個人呆呆地、呆呆地守了好幾天!
最后,堅強的鄧媽媽心一橫,把六兒子也送上了部隊,讓他繼續(xù)跟著共產(chǎn)黨打天下。小六兒入伍一年后,在一次戰(zhàn)役中也壯烈犧牲了。
解放后,政府給鄧媽媽蓋了兩間新房,冬天給她送棉被、夏天給她送單衣,生病了,就把她送到北京的大醫(yī)院去治療。她總是不落忍地說:“我呀,就不給政府添麻煩了,你們對我已經(jīng)是一百一了!”
1970年2月5日,那天,是咱們中國人舉家團圓的年三十兒,79歲的鄧媽媽因病醫(yī)治無效,永遠地離開了我們。雖然她一輩子沒有文化,在臨終前也寫不出“共產(chǎn)黨”這三個字兒,但她在為革命獻出了丈夫和幾個兒子之后,走得卻是那么地安詳。鄧媽媽臨終前特別囑咐親人:別把我埋在深山里,就把我埋在馬路邊吧,我要看著十團的孩子們回來!
她走了,帶著舊社會的辛酸和新社會的幸福離開了人間。她生前沒有任何奢求,只有奉獻。她死后沒有任何遺憾,因為她曾實實在在的生活過、戰(zhàn)斗過。她為抗日,獻出了一個妻子、一個母親所能奉獻的一切!
在紀念全民族抗戰(zhàn)爆發(fā)77周年的儀式上,習近平總書記給予了英雄母親鄧玉芬極高的評價。他說:“在這場救亡圖存的偉大斗爭中,北京密云縣一位名叫鄧玉芬的母親,把丈夫和5個孩子送上前線,他們?nèi)繎?zhàn)死沙場。”
如今,鄧玉芬的雕塑就矗立在我們密云縣石城鎮(zhèn)張家墳村,每天來瞻仰她的群眾絡繹不絕。鄧媽媽靜靜地站在那里,左手握著布鞋,右臂挎著針線筐,眺望著遠方,她在盼望著親人和戰(zhàn)士們勝利歸來!
謝謝大家!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