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一個農(nóng)村工作會上,群眾要求領導能兌現(xiàn)前一屆領導說出的承諾,一步一步地開展工作,讓群眾能感到干部說話做事都可靠、踏實。可是,當群眾剛一說完,臺上領導不分析一個所以然,就冒出一句:“新官不理舊事”。讓群眾十分惱火,會場一下子變得吵吵鬧鬧,結(jié)果不歡而散。
其實,做官,就得為人民服務,就要多一份責任、多一份辛勞、多一份擔當。新官不理舊事,說白了,就是干部不敢擔、不想擔當、做事不實、為人不實的表現(xiàn)?,F(xiàn)實中,班子一換思路變,前任定的都不算,一屆班子一個調(diào),一任領導一張圖的問題大有存在,究其原因,就是部分新任領導缺乏擔當精神,有的認為理“舊事”是給前任“掃尾”,干得再好體現(xiàn)不出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有的認為舊事矛盾多,工作復雜,怕啃“硬骨頭”,認為事不關(guān)己,高高掛起等,造成群眾意見大,工作難開展、難落實。
筆者認為,黨的工作,就不要分你我他,作為黨的干部,不論任何時候,都要把群眾滿不滿意、答不答應作為自己工作的出發(fā)點,敢負責,才能放開手腳,敢擔當,才能挑起重擔,有作為。“為官避事平生恥”,在其位、謀其政、負其責,是對領導干部最為基本的要求。若發(fā)現(xiàn)了別人的觀點有誤,就客觀地分析,真誠地建議,這是對別人負責、對群眾負責的表現(xiàn),而不能遮遮掩掩、拖拖拉拉,更不能不理不睬。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