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提到,怎么樣保證正確性呢?要當機立斷,虛心聽取意見。淮海戰(zhàn)役時,中央曾經(jīng)三次要求粟裕馬上渡江,但是粟裕三次向中央進言。第一次是1948年1月22日,他說現(xiàn)在還不宜過江,然后講了幾條不足之處。他說,敵人也會采取避實就虛的戰(zhàn)術(shù),不只我們自己會打游擊,他們也會打游擊。我們分散的時候,他也會進攻的,我們不要老把蔣介石這個部隊看得很弱。如果對手很強大,我們戰(zhàn)敗他,不更顯得我們的實力嗎?我們原來一些電視劇、影視作品,把老蔣的部隊搞得很沒能力一樣,實際上敵人也會進攻我們。同時提到了,要采取忽集忽分的方法等措施,這是第一次。
過了幾天,中央又命令粟裕率領華東野戰(zhàn)軍渡江南進,但是粟裕又要求推遲。這就看出來毛澤東作為黨的統(tǒng)帥和華野的互動關系,他拍板了,但是虛心納諫。但是粟裕很聰明,他說,以上是個人不成熟的意見,我是愿意過江的,但現(xiàn)在還不成熟,如果中央還是讓我們過的話,我們做好準備。這就看出下級對上級的命令怎么來完成,我還是做準備,但是我認為還是不合適。
最后一次,粟裕直接來到了河北城南莊,直接向中央?yún)R報他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的延緩實行這個決策。但是毛主席怕粟裕這個方針遭到反對,毛主席先把粟??湟环?,說粟裕這個人很有本事,經(jīng)歷過孟良崮戰(zhàn)役等。但是打完這個戰(zhàn)爭之后,最早想過江的還是粟裕。粟裕當時給中央寫信:“此戰(zhàn)役規(guī)模很大,請陳軍長、鄧政委統(tǒng)一指揮。”把江北戰(zhàn)爭發(fā)展為一場大的淮海戰(zhàn)役。在戰(zhàn)爭年代,軍情變化很大,但是毛澤東根據(jù)軍情,及時的決策。這是我們講的第一個問題,怎么出主意。
怎么用人?正確地客觀講,陳云說,當時在延安時期,解放前時期,叫了解人、氣量大、用得好、愛護人。氣量大,包容,很重要的特點;第二,用得好,愛護人,用得恰到好處。
那怎么用人呢?能力與感情,能力就是使人所之長,選賢任能;情,指凝聚合力,同舟共濟。“能”與“情”,兩個字。一個人沒有能力不行,你說我的侄子,有感情,是親人關系,能用嗎?一個人有能力,但是他不忠誠于我,能用嗎?
怎樣識人之長、選賢任能?用毛主席的話講,就是這樣幾個字:一個是“任”,我用你到那個位置,但是我用了之后能不能授權(quán)與你,這是兩個步驟。任就是知人善任,用人所長;授就是充分授權(quán),用人不疑。
毛澤東在評論十大元帥的時候這么說過,“駿馬行千里,犁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打仗他可以,但是可能他做經(jīng)濟工作,做宏觀工作還不行呢。所以必須把這幾個人用得恰到好處。毛澤東同志曾經(jīng)說朱德同志,此人是“度量大如海,意志堅如鋼”。兩人一起在井岡山創(chuàng)業(yè),一起經(jīng)歷長征,在很多時候朱德同志是支持了毛澤東同志的,而且從來不搶權(quán),不搶功。還有陳毅同志,當時在井岡山時期搞過紅四軍“七大”會議,當時朱德和毛澤東同志因為在黨和軍隊問題上出現(xiàn)一些分歧,陳毅這么說,“你們朱毛吵架,一個是晉國,一個是楚國,兩個大國天天吵,”我是小國,處在你們大國之間,我跟哪邊走。我就是怕紅軍分裂,還是希望你們兩方面團結(jié)。
后來召開古田會議,明確了毛澤東提出來的黨要絕對領導軍隊,統(tǒng)一這個原則。而且當年周恩來也支持毛澤東,說朱毛不可分。所以陳毅在很多關鍵環(huán)節(jié),關鍵場合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陳毅逝世時,毛澤東當年一開始沒參加這個活動,但是突然想起來,他說今天是不是陳毅追悼會呢,穿著睡袍,套著外套,趕赴到八寶山。見到陳毅的夫人張茜說:“陳毅是個好同志,他為革命立了大功勞。”
還有一個人——徐向前。我們知道,歷史上西路軍征戰(zhàn)犧牲很大,徐向前當時只身一人回到了延安,毛澤東說了一句話:“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你能回來就好,有了雞何愁沒蛋呢?”
還有羅榮桓,毛澤東同志在建國以后多次說,羅榮桓是個好同志,此人非常有黨性。當時正在開常委會,聽到羅榮桓病逝的消息,毛澤東同志讓常委會起立鞠躬默哀,毛澤東趕赴醫(yī)院向羅榮桓遺體告別。毛澤東同志為羅榮桓作詩《吊羅榮桓同志》:記得當年草上飛,紅軍隊里每相違。長征不是難堪日,戰(zhàn)錦方為大問題。斥鷃每聞欺大鳥,昆雞長笑老鷹非。君今不幸離人世,國有疑難可問誰?這首詩就講到羅榮桓同志在革命年代,建國初期對毛澤東同志的支持。
建國初期,高崗有一次跑到羅榮桓那里說,我們能不能推舉林彪做部長聯(lián)合會議主席,學蘇聯(lián)那一套?羅榮桓說,是誰的意思,是主席的意思嗎?高崗說,不是不是,我就問一下你。羅榮桓及時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主席,高崗想聯(lián)合陳云、鄧小平,也希望能夠把自己推上去。因為當時周總理主要負責外交工作,經(jīng)濟工作主要是高崗來負責,高崗的欲望膨脹了,他覺得總理那么信任我,主席那么信任我,是不是還要讓我擔任更大的責任啊。但是陳云、鄧小平聯(lián)合起來告訴主席,所以當年毛澤東說,羅榮桓是黨中的圣人。從那以后,高崗也不敢多說話了。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