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忠心 著名家庭教育專家,北京師范大學教科所研究員
?。ㄎ唇浽S可,不得復制、印刷、出版,違者負知識產權法律責任)
精彩觀點:http://416w.cn/2015/0725/824141.shtml
完整報告:http://416w.cn/2015/0725/824140.shtml
今天我想跟大家談談我學習習近平主席春節(jié)關于家庭問題講話的體會。
一、如何認識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家風問題的講話
去年年初,劉奇葆同志在全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電話會議上講到了家風的問題。他說,現(xiàn)在人們都重視孩子的教育,但是不知道怎么教育好。他就提出來,抓家風建設。抓良好家風的建設,這是一個很好的途徑。我們上歲數的人都很熟悉家風,現(xiàn)在已經不太提家風了,好多年輕人都不知道家風為何物。其實中國過去非常重視家風,就是珍惜家庭的榮譽?,F(xiàn)在整個社會有什么風氣呢?重利輕義的風氣?,F(xiàn)在好多的社會問題、家庭的問題,都跟這個有關系。過去我們非常重視道義,把利益放在第二位;現(xiàn)在很多人都把利益放在第一位,把道義放在第二位,甚至放在可有可無的位置,好多的社會問題就出在這兒。
習近平主席在春節(jié)講話當中提到家風的問題,我感到很振奮。習近平同志,一個國家主席、一個黨的最高領導人在春節(jié)團拜會上,講到家庭問題,這很值得我們深思?,F(xiàn)在中國的家庭教育工作是由婦聯(lián)管,既不是教育行政部門,也不是黨委宣傳部門。習近平同志講家庭建設問題,講家教問題、家風問題,不是針對婦聯(lián)講的,是針對全國、針對全黨講的,它的意義是非凡的。就如何認識習近平關于家庭問題講話的意義,我想談以下幾點學習體會。
第一點,習近平講到,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家庭雖然不是一個專門的教育機構,但它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耳聞目染的,會伴隨人的一生。一個人一生當中要接受三種教育:一個叫家庭教育,一個叫學校教育,第三個叫社會教育,這三種教育合成一個國家的國民教育體系。這三種教育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就像一個綜合加工廠,我們都是由這三種教育組成加工出來的。這三種教育各有各的長處、各有各的優(yōu)勢。
只有接受三種教育,人的人格才會健全。缺少了某一種教育,缺少了某一個環(huán)節(jié),我們的人格都是有缺陷的,它是一個整體,是一個綜合加工廠。而在這個綜合加工廠當中,家庭是第一道工序,它是為人的成長、發(fā)展打“底色”的。家庭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就像是土壤,我們就像是禾苗。土壤肥沃,禾苗就健壯,相反,如果土壤很瘠薄,那么在這個家庭里成長起來的人就會孱弱。也可以把家庭比作是物理學上的磁場,你生活在這個家庭里面,你就會受到磁場的影響、制約,會朝著這個磁場所指引的方向發(fā)展。也就是說,我們人生活在這個家庭里面,就會朝著這個家庭所期望的方向發(fā)展。我想理解習近平同志這句話,“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我個人是這么理解。
我是1941年生的,74歲,在我身上,都有小時候家庭給我留下的痕跡。我們可以說,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定的家庭里面,每個人身上都打著深刻的家庭烙印。所以習近平同志講,不論在什么時候,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這是我的第一點體會。
第二點, 習近平同志講,無論在什么時候都要重視。過去的沒有領導人在一個面向全國人民的大會上講到家庭問題。過去都是階級斗爭、路線斗爭,后來這些年是抓生產、抓經濟、抓指標等。習近平主席是領導人當中第一位這么鄭重其事地講家庭建設問題的。給我的第一個感覺,富有人情味,關心群眾的“痛癢”。習主席是黨和國家的“一把手”,他能關心到家庭,這很令人感動。人們生活水平越來越高,物質條件具備了,但是要想真正有幸福感,提高生活質量,還要把家庭建設好。
家庭歷來都是很重要的,特別是在中國,中國自古以來是一個封建家族社會,家庭在社會生活當中的地位、在人們生活當中的地位非常地重要。中國過去有很多的家訓,這就是證明。中國的家庭教育不僅對東方文化圈有影響,對世界各國都有影響。我在沒退休的時候,經常有國外的學生來找我,他知道我研究家庭教育思想史,就很想了解中國的家庭教育文化、家庭教育傳統(tǒng)文化,都向往中國的家庭教育文化。中國的家庭教育文化的發(fā)生地應當是在山東。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