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的良知與救贖(3)

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德國的良知與救贖(3)

摘要:從二戰(zhàn)結束到“華沙之跪”,德國的“去納粹化”過程,充滿了曲折與艱辛。不久前,德國總理默克爾訪問日本期間在東京發(fā)表演講時說,“正視歷史”和“寬容態(tài)度”是修復國家關系的正解。她指出,德國之所以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重新被國際社會接受,正是由于德國能正視歷史。

在立法上,德國聯邦議會于1994年5月通過《反納粹和反刑事犯罪法》,加重了“煽動罪”的定罪程度。按照新法,在公開場合宣傳、不承認或者淡化納粹屠殺猶太人的罪行,可處以最高5年的監(jiān)禁。

在領土遺留問題上,1990年兩德統一時宣布,將不會申索因戰(zhàn)敗被割讓給波蘭的奧得河-尼斯河線以東領土,盡管那里是普魯士起家之地。

德國也一直在為納粹罪行進行賠償。比如,德國先后向以色列賠償了大約700億歐元,向大屠殺幸存者賠償了約150億歐元,并且賠付至今仍在持續(xù)。德國政府還積極協調那些使用過戰(zhàn)爭勞役的德國公司向受害者進行賠償。

除此之外,德國社會各階層幾乎每年都要在集中營舊址、主要戰(zhàn)場、博物館、西方盟軍和蘇軍的墓地舉行各種各樣的紀念活動,以銘記歷史教訓,增強公眾對納粹主義危害的認知。

1995年正值二戰(zhàn)結束50周年,德國政府在柏林市中心修建了戰(zhàn)爭紀念館,命名為“恐怖之地”。2005年5月10日,作為二戰(zhàn)結束60周年紀念活動的一部分,“歐洲猶太人大屠殺紀念碑”在柏林市中心隆重揭幕。這一建筑被多個政府部門環(huán)繞,體現了反思歷史的自覺和誠意。

可以說,德國人對戰(zhàn)爭、對歷史的反思真正觸及了民族的靈魂。正如德國前總理施羅德所說,“對于納粹主義及其發(fā)動的戰(zhàn)爭、種族屠殺和其他暴行的記憶,已經成為我們民族自身認同的一個組成部分”。

責任編輯:劉佳星校對:總編室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