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事要實 還需“心”實、“情”實、“事”實
在習近平總書記“三嚴三實”重要論述當中,“謀事要實”是“三嚴三實”的最終落腳點。無論是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還是創(chuàng)業(yè)要實、做人要實,最終都是要讓黨員干部們以務實的作風來推進黨的事業(yè),去踏踏實實地謀事做事,保障中國夢得以實現(xiàn)。在當前改革進入深水區(qū)、各種社會矛盾集中凸顯、改革和發(fā)展任務更加繁重的時代,就更加需要謀事要實的精神。
謀事要實,心要實。“民為邦本,本固邦寧”,群眾是黨的根本,黨的一切事業(yè)歸根到底也是為實現(xiàn)群眾的利益而做的,謀事到底實不實,歸根到底就是要看群眾是否真正獲益,是否解決了群眾最關心的問題。領導干部要深知群眾所思所盼,把時間和精力傾注到群眾最需要的地方、最管用的地方、最見實效的地方,謀民所需、紓民所困、解民所急,這樣才是為群眾著想的好干部,才能受到群眾的歡迎,才能真正把事業(yè)做實。
謀事要實,情要實。“涉淺水者得魚蝦,涉深水者得蛟龍”領導干部要謀實事就要得實情。要得實情就要拋棄“上級定調子、下級找例子”的思想誤區(qū),要將辦公桌放到一線,放下架子、低下身子,走向基層、深入群眾,跟群眾掏心窩、兜家底,要用真情、辦實事。
謀事要實,事兒要實。形式主義是謀實事的天敵,領導干部一旦掉進形式主義的陷阱,在工作中就急于出成績,急于表現(xiàn)自己,遇事胡亂決策、推過攬功,自然就做不出實事來。領導干部要想真正做到謀事要實,就要杜絕花拳繡腿的形式主義,要有“舍我其誰”的擔當,有“功不必在我”的境界,有“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這樣才能真正把好事做實,把實事做好。
【啟示與思考】
“三嚴三實”,修身是基礎。黨員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踐行“三嚴三實”,修身處事要講尺度。黨員干部的修養(yǎng)、能力和責任感、使命感的有無、高低,對其行政履職和處事創(chuàng)業(yè)的效果和實績具有關鍵的影響和作用。在其位,謀其政;在其崗,司其責。我們的黨員干部要有大志向,心懷群眾心系事業(yè)心憂民生;要有行動力,敢任事能擔當,會決策善落實,言必行行必果;要有知恥心,有所為有所不為,不能做的事堅決不能做,不能得的利堅決不能得,不能壞的規(guī)矩堅決不能壞。
“三嚴三實”,務實是核心。我們踐行“三嚴三實”,要從嚴處著眼,更要在實處著力。因此,務實發(fā)展講質度,才能讓“三實”有落腳處、有著力點。務實發(fā)展要有質度,必須符合客觀規(guī)律,符合客觀實際和群眾長遠利益;立足比較優(yōu)勢,用好用足用活“科技創(chuàng)新”這把金鑰匙,優(yōu)化經(jīng)濟結構,提升發(fā)展效益和水平;不以犧牲環(huán)境為代價,不急功近利,不搞面子工程;以問題導向不斷推動改革創(chuàng)新,奮力攻堅克難。
“三嚴三實”,群眾是關鍵。踐行“三嚴三實”,服務群眾要講熱度。“三嚴三實”是群眾路線教育的延續(xù)和深化,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了我們必須為人民群眾謀利益服好務。“三嚴三實”作為黨性鍛煉的新要求新概括,必須在依靠群眾、服務群眾中去落實、去檢驗。我們的黨員干部要把強化黨性、改進作風、密切聯(lián)系群眾當作價值理念來追求,當作道德品質來塑造,當作思想境界來提升。要服務群眾講熱度,做到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權為民所用。不搞特權,不務虛功,不虛情假意,不裝模作樣,投入真情實感回應群眾利益訴求,努力解決好職工群眾最關心、最現(xiàn)實、最直接的利益問題。
在其位謀其政,做老實人、說老實話、干老實事,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獨慎微、勤于自省,才能將他律變?yōu)樽月?,把自我放到制度之內,變外在的?guī)則為內在的價值,真正將改進作風落到實處,創(chuàng)造出經(jīng)得起人民、歷史實踐檢驗的實績。
歡迎繼續(xù)關注經(jīng)典案例。
(轉載請注明來源:宣講家網(wǎng)站71.cn,違者必究。)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