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真抓實干。真抓實干,貴在真抓,重在實干。抓是干的前提,干是抓的目的。在工作之基礎的調研問題上,剛到浙江上任的習近平同志就對如何調研提出了獨到的要求,強調一定要保持“求真實的作風”,要努力在“求深、求實、求細、求效上下功夫”,“作風要實,做到輕車簡從、簡化公務接待,真正做到聽實話、摸實情、辦實事”。在工作如何求真務實上,習近平同志指出“關于求真務實的重要論述,關鍵是要理解求真務實的深刻內涵,求什么真、務什么實的問題……主要途徑是怎么求真、怎么務實的問題……”。注重實干,是共產(chǎn)黨人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政治本色,這一本色,以什么樣的狀態(tài)、什么樣的行動、什么樣的作風投入全面深化改革開局之年的工作,決定發(fā)展的進度質量,也關系未來能否圓滿完成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確定的改革任務。“起跑決定后程。工作抓得怎么樣,對起好步、開好局意義重大。要把抓落實作為推進改革工作的重點,真抓實干,蹄疾步穩(wěn),務求實效。”
(四)勇于擔當。擔當,簡單地說就是承擔并負責任的意思。勇于擔當,是一種思想素質,是一種工作行為。習近平同志在浙江時就指出:心無百姓莫為“官”,要有拎著“烏紗帽”為民干事的擔當精神。后來,習近平同志在出席中央黨校2010年秋季學期開學典禮時提出:“權力的行使與責任的擔當緊密相連,有權必有責??匆粋€領導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沒有責任感,有沒有擔當精神。”
在習總書記的系列講話中,“擔當”這個詞語經(jīng)??梢?,成了總書記反復推崇并身體力行的一種領導行為。他反復強調“該承擔的責任必須承擔”,“要有擔當意識,遇事不推諉、不退避、不說謊,向組織說真話道實情,勇于承擔責任”,“要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擔當、敢于堅持原則”。
(五)問題導向。以解決問題為方向,堅持問題導向,不僅是工作方法、精神境界,更是黨性原則、政治品質。問題意識折射的是宗旨觀念、責任意識,彰顯的是憂患意識、進取精神,展示的是積極向上、奮勇向前的工作狀態(tài)。習近平同志曾指出:問題就是時代的口號,群眾的呼聲是作風建設的第一信號。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發(fā)表系列重要講話,深刻回答了新的歷史條件下黨和國家發(fā)展面臨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現(xiàn)實問題,貫穿著強烈的問題意識、鮮明的問題導向,體現(xiàn)了共產(chǎn)黨人求真務實的科學態(tài)度,展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者的堅定信仰和責任擔當。在新形勢下全面深化改革、開創(chuàng)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領導干部必須有發(fā)現(xiàn)問題的敏銳、正視問題的清醒、解決問題的自覺。
(六)十指彈琴。是指做事情要全方位考慮、要產(chǎn)生好的音樂,十個指頭的動作要有節(jié)奏,要相互配合。工作,要圍繞中心工作同時展開其他方面的工作,都要照顧到,不能只注意一部分問題而把別的丟掉。實際上就是要我們抓住重點,處理好主要矛盾,同時兼顧次要矛盾,這樣才能把工作做好。在推進浙江全面發(fā)展中習近平強調:“我們在推進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過程中,如果孤立地、片面地、簡單地看問題,就會犯形而上學的錯誤。在具體工作中要學會“十指彈琴” 。他曾說:“領導干部一定要學會全面辯證地看問題,在認識論上要有辯證統(tǒng)一的思想,在方法論上要學會統(tǒng)籌兼顧,在具體工作中要學會‘十指彈琴’”。在2014年初習近平接受俄羅斯電視臺專訪時表示為政中國就像“十指彈琴”,這已成為習近平同志的治國方略。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