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盜用了我們的個人信息?”
個人信息被盜用,網上無法按期報名,現(xiàn)場確認,又可重新獲得報考機會。對于天水師院的20多名學生來說,可謂“悲喜交加”,但縈繞在他們心頭的一個疑問始終沒有解開:“是誰盜用了我們的個人信息?”
甘肅省公務員局考試錄用處處長薛立平介紹,往年也有考生信息被盜用,但是個別現(xiàn)象,今年接到的投訴電話卻有六七個,“為了及時并最大限度保護考生權益,我們發(fā)了緊急通知,給個人信息被盜的考生一次到現(xiàn)場報考的機會。”
記者從甘肅省人力資源考試中心了解到,此次個人信息被盜的不止是天水師院的學生,還有其他學校畢業(yè)的往屆生。
“不排除一些人惡意干擾報考秩序。”薛立平介紹,從公務員報考環(huán)節(jié)看,保密工作是非常嚴格的,如報考人員的電話,審核人員都看不到,經過專門報批程序后,從后臺才能看到,“因此從我們這個地方泄露考生信息是不可能的。”
那么考生信息又是從哪里泄露,利用考生信息報名的人究竟要干什么呢?
采訪中,一些學生表示,天水師院戲劇影視文學專業(yè)畢業(yè)班的學生有一個微信群,為了方便核對,他們曾將個人信息在群里發(fā)布過。他們的個人信息是否因此集體“被盜”,沒有人能說清。
甘肅省人力資源考試中心主任尚華介紹,在甘肅省公務員報名期間,每天都會通過網上公布報考部門、報考職位的報考人數,這一方便考生的措施,卻給了一些人鉆空子的機會,他們盜用別人的信息,來制造某一個崗位報名人數虛高的假象。
那些被盜用個人信息的考生,也這樣認為。“盜用他人信息的人,并不是想直接冒名頂替,而是用他人信息報考與自己報考相同的部門和職位,這樣就給其他考生造成了一種假象,認為這一崗位報名的人很多,其他人報得少了,等于減輕了他的競爭壓力。”小琪說。
然而,人還沒有報名,信息就被盜用了。信息是何時被泄露的?通過何種途徑盜用的?誰該為此事負責?此案還有待公安機關進一步偵破。
別讓公考“被報名”鉆了制度“漏洞”
近幾年公務員考試雖然有明顯的降溫趨勢,但是這并非意味著公務員考試的競爭激烈程度就有所打折,尤其是某些熱門崗位,報名考試的人數依然眾多。為了減輕自己的競爭壓力,于是,有的考生在報名人數上做起了手腳,他們冒用他人的個人信息填報公務員,造成某職位報考人數偏高的假象,以嚇退那些也有意向報考該崗位的考生,進而減少自己的潛在競爭對手。
這種卑劣的做法,道德與否我們暫且不論,違法與否也暫且不談。但是這其中暴露出來的制度漏洞卻不得不引起我們高度重視和深刻反思?,F(xiàn)在的公務員考試報名系統(tǒng)唯一關鍵的信息就是身份證號碼,只要身份證號碼正確,即便報名的其他信息是胡編亂造的也能夠審核通過。因為其他的信息要么是在考生入圍面試,進入資格審查階段才核實,要么是政治審查的時候才驗證,這就給了那些別有用心的人鉆漏洞的機會。畢竟他們只是為了推高崗位報名人數而已,至于審核過關之后繳不繳費,參不參加考試,他們壓根兒不關心。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