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簡歷】
孫新民,1917年出生,山東省肥城市人。1933年在家鄉(xiāng)參加共產黨領導的讀書會投身革命,1938年5月入黨。
抗戰(zhàn)爆發(fā)后,參加泰西人民抗日武裝起義,曾任八路軍魯西支隊2營教導員,115師教導4旅11團3營教導員,微山湖抗日游擊大隊政委等職,親歷了血戰(zhàn)陳新莊、建立微山湖抗日游擊大隊,堅持湖區(qū)游擊戰(zhàn)爭,打破敵偽封鎖、建立“湖上秘密交通線”,護送中央領導同志安全往返延安和抗日根據地等艱苦卓絕的斗爭,被授予“模范教導員”榮譽稱號。
退伍后曾任國家計量總局情報研究所黨委書記,1983年離休。整理往事,著《征程紀事》一書。
【記者手記】
“只要我還能記得,就一直講”
與孫新民老人約定在下午見面,中午時他打電話過來再次確認時間,并表示一定會在家里等,當時就被老人的認真勁兒感動了。這位親自到門口迎接我們的老人,精神矍鑠,耳不背眼不花,回憶起往事一點也不含糊,完全看不出已近百歲。
一整個下午,老人講述了自己加入讀書會、參加泰西抗日武裝起義、夜襲肥城偽維持會、遭遇日軍大掃蕩身負重傷等經歷,沒有華麗的辭藻,只是娓娓道來,卻讓人忍不住為這位年近百歲的老人鼓掌。“我把手槍子彈上膛,手榴彈準備好,做好同歸于盡的準備,死也得帶走幾個敵人。”老人回憶到這里很是平靜,仿佛那是別人的事情,卻讓旁人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不禁問自己,換作是你,可有勇氣這樣?
終歸是近百歲的老人,不忍一直打攪,但老人卻不愿停歇,“只要我還能記得,就一直講”。老人的兒子孫大?;貞?,在父親說出自己的經歷以前,并不記得有過什么紀念活動,但記者分明感受到,老人將往事埋藏在心中,無時不在紀念。臨走,老人將自己寫的《征程紀事》贈送給我們,并顫巍巍地寫下名字和日期,無比鄭重。回來后研讀,不禁再次感慨,正是像孫老這樣的戰(zhàn)士在那個年代出生入死,才換來我們現在平靜的生活啊。
北京晨報記者 趙朋樂 賈悅/文 郝笑天/攝
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 合作刊出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