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辦報條件極其艱苦,經(jīng)常遭遇敵軍的機槍掃射、敵機的空襲、敵特的打冷槍等威脅,還經(jīng)歷了四次大轉移,但李荒率領報社全體同志英勇斗爭、堅持出報,推出了戰(zhàn)斗英雄董存瑞、楊子榮等新聞作品,有力地配合了東北解放的軍事斗爭和東北根據(jù)地的土地改革工作。在《東北日報》工作過的穆青、華山、嚴文井、華君武、廖井丹、馬加、陳學昭、白朗、王揖、殷參、潘非、張沛、范敬宜等,后來成為我黨新聞戰(zhàn)線、理論戰(zhàn)線、文藝戰(zhàn)線的領導者和代表人物。
槍林彈雨著文章,碧血丹心寫忠誠。李荒和他創(chuàng)辦的《東北日報》英名遠播,在中共黨史和黨的宣傳史上留下濃重的一筆,載入了共和國的史冊。
1953年11月,李荒任中共遼西省委副書記。1954年8月,遼東、遼西合并為遼寧省,李荒先后擔任遼寧省委副書記、書記處書記、常務書記。
但是,1966年開始的“文革”,一下子把李荒拋向人生的波谷。他被打成“死不悔改的走資派”“國民黨軍統(tǒng)特務集團骨干”“東北幫叛敵特務集團頭目”,成為遼寧最早被打倒的省委領導之一,胸前掛著“反黨”“反社會主義”“反毛澤東思想”“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代表”的大牌子沿街游行,先后被關押2年、勞動改造5年。
在遼寧盤錦五七干校農(nóng)場的5年,他主要做了三件事:養(yǎng)豬、鍛煉身體、讀《資本論》。
養(yǎng)豬是李荒的本職工作。在那段“人不如豬”的日子,他養(yǎng)豬養(yǎng)出了感情,是最好的豬倌。他堅持在田埂上、豬圈旁、河堤畔跑步,打太極拳,對生活充滿信心。
李荒最執(zhí)著的一件事,是讀書。
早在1958年2月,毛澤東主席視察遼寧撫順煤礦,交談中,主席注意到這位四十歲出頭的省委副書記,問叫什么名字,李荒如實作答,主席哈哈一笑:“李荒不荒唐??!”
主席一句戲言,卻成了李荒一生的追求——做一個“不荒唐”的人。
如何做“不荒唐”的人?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真學、真信、真用。讀《資本論》等馬列經(jīng)典原著,是李荒每天的必修課。
燈火闌珊處,人生荒涼時,正是磨煉心性的時候,也是思想者的樂園。李荒邊喂豬,邊研讀,探索社會主義運動的發(fā)展規(guī)律,思考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
當時,一些經(jīng)典著作翻譯版本晦澀難懂,但李荒仍然逐字逐句的啃,翻來覆去地磨,殘卷發(fā)黃的書本上,畫滿紅道道黑杠杠。
“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被斗、挨打、關“牛棚”,改變不了他對真理的追求、對理想的向往、對信念的堅定。
1973年6月27日,李荒恢復了工作,擔任大連工學院(今大連理工大學)黨委排名第五位的副書記。在學校,他與理論教師郭必康教授成為知己,經(jīng)常探討“資本積累的基本規(guī)律”“企業(yè)經(jīng)營所有權轉移”“社會的財富”等問題。有一次,正在講授恩格斯《費爾巴哈與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的郭必康發(fā)現(xiàn),李荒正規(guī)規(guī)矩矩地坐在學生當中聽講!
越讀越亮堂,越學越明晰,越想越明白。在理想的星空下仰望,在真理的幽巷里漫步,在哲學的藤蔓上攀緣,李荒早已物我兩忘,唯有信仰彌堅。
1977年4月,李荒被任命為旅大(今大連市)市委第二書記。1978年3月任遼寧省委書記處書記,1979年4月兼任旅大市委第一書記。1980年1月李荒當選為遼寧省政協(xié)主席。1981年4月,曾兼任東北局中級黨校校長、遼寧省委黨校校長的李荒被調任中共中央黨校副校長。1982年4月,因時任遼寧省委第一書記郭峰生病住院,中央決定將李荒調回遼寧,任省委常務書記,主持省委日常工作。
盡管工作崗位變換頻繁,但李荒堅決服從組織,說走就走,干就干好?;氐绞±锏睦罨?,成為遼寧省改革開放初期的重要領導人,被稱為“在關鍵時期起到關鍵作用”的人物。
1983年4月,李荒響應中央關于干部年輕化的精神,主動要求“裸退”,徹底退出領導崗位,成為全國第一位從正省級領導崗位上退下來的干部。
竹老不改節(jié),松老一根針。離休不退伍的李荒,在耄耋之年以老驥伏櫪的姿勢,躬行黨員義務,筆耕不輟,他發(fā)表文章80多篇、15多萬字,為黨的事業(yè)建言獻策。即使坐在輪椅里、躺在病床上,他仍然呼吁并組織了對東北抗聯(lián)史的發(fā)掘、搶救工作,《東北淪陷十四年史》《東北抗聯(lián)史》等一批成果相繼出版,成為勿忘國恥、振興中華的愛國主義教材。
近百年風雨多坎坷,八十載春秋唯忠誠。
從最早確立“馬革裹尸,獻身革命”的人生追求,到生命最后的霞映長天、彤云絢爛,李荒用熱血丹心繪就了一幅共產(chǎn)黨人壯麗的精神圖譜。
心中有責 立場堅定 敢于擔當
“遵守黨的紀律,維護黨的團結,堅決反對各種違反黨紀的言行。必須自覺維護黨的領導權威。絕不參加和堅決反對任何派別活動”。
這是李荒1977年4月寫下的一段文字。
“他是明白人”,這是老同志們對李荒的公認。
什么叫“明白人”?用遼寧省委原副秘書長商德瑞的話來說就是:李荒重黨性、講政治、顧大局,講政治紀律、守政治規(guī)矩。
從嚴治黨,是李荒講得最多的話題。1982年5月29日,李荒在與機關干部的一次談話中,對“高高在上,脫離群眾”的官僚主義作風,對“貪污、腐化、墮落、鬧派性”、搞“小團體利益”現(xiàn)象,對一些人“背上了功臣包袱,居功自傲,把黨紀國法看得很淡薄”的行為,進行了批評。他說,我們黨內決不允許有高人一頭、把個人凌駕于組織之上、不受黨的約束的“特殊黨員”,“如果我們黨默許了,那我們黨就沒有紀律了!”正氣凜然,底氣十足。
許多老干部都記得這一幕——
1983年4月17日,沈陽中華劇場。面對全省縣處以上干部,李荒從剛剛上演的電影《家務清官》和《人到中年》中領導干部夫人干政的情節(jié)說起,指出“夫人參政”是一種不正?,F(xiàn)象,要求所有干部管好自己的家屬。話音未落,全場掌聲不息,是贊同,是響應,是敬佩。
1983年6月4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組部部長宋任窮看到李荒談“夫人參政”問題的材料后,即囑中組部研究室:“加一小段按語,登《組工通訊》。發(fā)前送耀邦同志過目。”6月8日,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批示:“完全贊成登”,并對黨內各種不正之風提出批評。
“文革”期間,遼寧有三起事件轟動全國,其中之一是“銷毀毛主席著作案件”。起因是“文革”前,為方便干部群眾學習毛著,省里有關部門出版了一批毛主席著作,但印出來后發(fā)現(xiàn)排版錯謬百出、印制粗劣,正巧接到中央有關部門要求提高毛著出版質量的精神,遼寧對這批書進行了集中銷毀。“文革”中,有人告狀說遼寧“銷毀毛主席著作”是一起嚴重的“反革命案件”,一時間大喇叭、大字報口誅筆伐,要揪出“黑手”。
專案組在調查是“誰批準銷毀”這一關鍵問題時,一時查不到記錄。造反派們揮舞著棍子高喊“誰批的打死誰”、要“火燒”“油炸”!他們的目標是省委第一書記黃火青。
在這關鍵時刻,李荒挺身而出:“是我!這事我分管,要打就打我,我負全部責任!”
盡管后來證明此事與李荒無關,但如果當時沒有人出來擔當,省委是很難過這一關的。
后來擔任了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的黃火青,時任常務書記、后任省委第一書記的郭峰,都在自己的回憶錄中記敘了這一段歷史,對李荒在危難時刻顧全大局、敢于擔當、保護同志的行為給予了高度評價。
1976年10月18日,剛剛粉碎“四人幫”不久,在旅大市委的“打招呼”會上,面對“四人幫”在遼寧的代表人物,時任大連工學院黨委副書記的李荒拍案而起,歷數(shù)其行徑,提出必須清算。那些人驚惶失措,趕緊整理成黑材料,密報給在省里的幫派頭目,企圖再次整倒李荒。寒梅傲雪,鐵骨錚錚,李荒沒有屈服。
據(jù)大連市委原副秘書長、研究室主任潘洪杰回憶,當時“四人幫”的幫派體系在旅大市的勢力很頑固,揭批“四人幫”的阻力很大,市委的會議開了8天卻沒有進展。
1978年1月,遼寧省委任命李荒為旅大市委第一書記,不久,中央批準李荒任遼寧省委常委,兼任旅大市委第一書記。肅清“四人幫”在旅大市影響的艱巨任務歷史性地落在了李荒肩上。
李荒果斷地提出,對“四人幫”以及幫派體系在旅大市制造的案件,要有錯必糾,一件件地清查,從四個重點部門入手,聯(lián)動作戰(zhàn)、各個擊破,一舉摧毀了頑固勢力,為110多人平了反,還妥善處理了旅大地區(qū)“文革”前遺留的錯劃問題。
不久,中央決定李荒任遼寧省委書記,兼任旅大市委第一書記。他的頭等大事之一,是在全省范圍內清查“四人幫”的流毒。
遼寧曾是“四人幫”直接指揮、控制的重災區(qū),幫派勢力根深蒂固、盤根錯節(jié),清查工作進展艱難,受到中央關注。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