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穩(wěn)定,也就是說情緒不要切換太快,喜怒無常。因為正常的人會有喜怒哀樂,在不同的情景下某一種情緒就會產生,產生了之后表達出來是沒錯的。但是,我們現在說要加強修養(yǎng),是說你有了那種情緒不是就一定要表達的,你得考慮一下別人的感受,你得權衡一下利弊,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快樂你的快樂、痛苦你的痛苦。你要權衡一下你的情緒表達出來以后,對別人的影響如何。如果說你權衡之后,能控制自己的情緒,這叫有修養(yǎng)。控制情緒,保持情緒穩(wěn)定,那就一定需要管理壓力,因為情緒切換太快,源自壓力太大。在心理學上,壓力是一個人他發(fā)現自己的需要和滿足需要的條件環(huán)境之間有差距后產生的一種心理反映。這個差距越大,壓力就會越大。要管理壓力穩(wěn)定情緒,就需要給欲望設底線,因為大家知道人的欲望是沒有止境的。古人說欲壑難填,說的就是人心不足蛇吞象。要給欲望設底線,就需要有境界。這個境界并不是說錢財功名如糞土,而是說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這就要求我們的干部正確地對待名利、對待功名,要求我們的干部經常下基層看一看。習近平總書記說,你沉下來走走看看,你的心靈會得到凈化,你的境界會得到升華。去哪兒會有這樣的效果?我們中央黨校的省部級和廳局級的干部學員總結自己的從政經驗時就談到,去一些地方效果會很好,比如說孤兒院、貧困山區(qū)、醫(yī)院的重癥監(jiān)護病房、火葬場。去這些地方走走看看,心理會得到一種平衡,心靈會得到凈化,境界會得到升華。當然,我也跟很多領導干部的感受一樣,就是這種效果會慢慢淡化。淡化了怎么辦?習近平總書記說那你就經常到基層去,到這些地方去走走看看,你的心靈會經常得到凈化,境界會經常得到升華。如果這個還做不到的話,那么我們可以要求自己不能凡事都跟別人比,這樣的話也能保持一種心理的平衡,使我們的欲望能夠得到一定的控制,而不至于說拿到權力之后,為了滿足自己無度膨脹的欲望胡作非為。盲目攀比,這跟人的本能有關,正常的人的一種本能就是傾向于對自己的付出過多過高地估計,對別人的付出過低估計;傾向于對自己拿到的好處和受到的重視低估計,而對別人拿到的好處和受重視程度過高估計。人的這種本能的傾向就決定了跟別人比的時候,經常是盲目的,經常會產生心里不平衡。所以,有人說好多人的心理不平衡是比出來的,因此我們說領導干部不要盲目攀比。一個事實就是信息不對稱決定了我們盲目攀比是沒有價值的。信息不對稱是說別人可能付出了很多,你沒看見,你不知道,但沒看見不知道的事不等于不存在;就算是看到了,你可能不愿意付出,因為那些是你最珍惜最珍視的。既然如此就不要盲目攀比。我們保持一種平衡的心理,管住自己,不要盲目攀比。這是說情緒穩(wěn)定要控制好欲望,不能讓欲望無度膨脹。
第二條就是情趣要健康。在這個方面,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領導干部要有健康情趣。首先要專注工作,把工作做好。大家知道一個人在社會中受人尊重的程度,很大程度上跟他的工作有關,一個人的價值很大程度上也是跟他的工作有關。情趣健康首先是要把工作做好,無論我們的工作是不是平凡的,我們做一次和做無數次要是一樣的。即使是平凡的工作,你做一次和做無數次是一樣的,你就是不平凡。領導干部專注工作,把工作做好,這是情趣健康的基礎,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是領導干部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但它不是全部。
有一個著名的企業(yè)家說,人這一輩子其實是在玩五個“球”,除了工作之外還有健康、家庭、朋友和靈魂。這五個“球”里面只有工作是橡膠做的,掉下去還會彈起來,但它的條件是,另外四個“球”要經營好。另外四個“球”(健康、家庭、朋友、靈魂)是玻璃做的,掉了就碎了,所以你一定要高度重視。比如說健康,如果一個干部健康狀況是好的,即使工作出現挫折,出現困難,還是有機會讓它發(fā)生轉機的。健康沒有了,對家庭來說是一場災難,對社會來說很不經濟,有些干部英年早逝,這實際上對個人對家庭對社會都是不利的。習近平總書記也特別強調“五加二”和“白加黑”是不可持續(xù),是不科學的,我們干部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除了這個之外,健康的情趣還要經營好家庭?,F在來看一些干部出問題,跟后院不穩(wěn)有關系,甚至后院起火,這導致干部在外面工作非常被動,非常狼狽。
再有就是朋友。古人說“一個好漢三個幫”,共產黨也從來不相信任何一個個體能夠包打天下。有朋友,我們工作中生活中的快樂有人分享,我們的憂慮我們的困難有人分擔。再有就是靈魂。現在我們經常說社會很浮躁。其實說的是什么?說的是心靈缺少寧靜。沒有心靈的寧靜,就不可能有心情去欣賞城市里的草長鶯飛,就不可能有閑情逸致去傾聽花開花落的聲音。怎么樣能夠使我們的心靈寧靜?習近平總書記說讀書。他在中央黨校的學員開學典禮上曾經專門講過讀書問題。他說,領導干部要善讀書愛讀書讀好書,保持心靈的寧靜,享受生活的樂趣,才能使我們的工作不斷地有內在動力,使我們的生活質量大大提高,使我們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領導干部的情趣健康還包括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的反對特權、反對特殊化、反對奢靡。在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五中全會上通過的《關于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里面,就明確指出共產黨員共產黨的干部,追求特權特殊化是極大的恥辱。習近平總書記說,任何領導干部除了法律和政策規(guī)定范圍內的個人利益和工作職權以外,都不得謀求任何私利和特權。在這方面,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屆領導集體,雙管齊下,一方面是領導帶頭,以上率下;另外一方面是健全制度,出臺新的制度,靠制度保持反特權、特殊化、反奢靡的常態(tài)化。
第三,情懷博大。追求高尚情操,領導干部的情懷要博大,首先是要顧全大局,有全局觀念。顧全大局,有全局觀點,這里面有一個大的時空觀,古人講“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說的就是時空觀。大格局要有大的時空觀,用我們黨的語言來表達,就是無論我們干什么一定要讓我們的工作具有全局性、整體性、系統性。
除此之外,顧全大局還要站在全局高度想問題,立足局部位置做事情,做好本職工作這是有全局觀念的體現。因為任何的局部工作做不好,就一定會影響大家,會扯全局的后腿。所以,有全局觀念、顧全大局,你先把自己的工作做扎實,無論你是不是拿到了好處,無論你是不是得到提拔重用,必須把自己工作崗位上的工作做扎實,這是有全局觀念的體現。一旦局部工作跟全局發(fā)生沖突,或者跟領導發(fā)生沖突,這個時候一定要站到全局高度去想問題。站到全局高度想問題,這樣我們領導干部才能一任接著一任干,才能真正相信功成不必在我。
其次是尊重他人。情懷博大一定要尊重他人,以前我們經常說這個人有寬廣的胸懷,能容得了天下難容之事,能容得了天下難容之人。我們現在不用要求那么高,尊重他人,包括尊重他人的思想自由。再一個就是尊重別人的利益多元。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主體多元化,利益一定是多元化的,人們有各種各樣的訴求是正常的,所以無論你當多大的領導,應該能夠尊重他人的利益多元。再有就是尊重人格,人和人之間只有分工的不同,沒有人格的高下,人和人之間人格是平等的,領導干部要有博大胸懷一定要尊重別人的人格。還有就是尊重個性。個性也就是說我們經常說的脾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脾氣,有的是從娘胎帶出來的,有的脾氣是后天長期養(yǎng)成的,如果要改的話,那這個代價是相當大的。領導的胸懷在于包容,在于使用人才,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位置,把優(yōu)勢發(fā)揮到崗位或者環(huán)境中。心理學上講,人的個性沒有絕對的好壞,但是有哪種個性更適合在哪個崗位、哪個環(huán)境中。領導的高超藝術不是體現在指責別人的個性,而是體現在針對每一個人的個性,把人擱到一個適合他個性優(yōu)勢發(fā)揮的崗位和環(huán)境中。
情懷博大第三個方面就是要有群眾觀念,心中要裝著群眾,不能只裝著自己或者說少數人。領導干部要利用公共權力為公眾服務,心中必須裝著群眾,這里面就有一個樹立正確的群眾觀、歷史觀的問題。簡單說,就是相信歷史是人民群眾創(chuàng)造的,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人民群眾是智慧的源泉。我們有些人不服不信,說歷史是人民創(chuàng)造的,那歷史書上怎么沒有人民的名字,只有領導的名字,你給我怎么解釋?關于這個問題我說也不難解釋,就算歷史書上沒有人民的名字,也不能說歷史不是人民的創(chuàng)造,領導的作用在歷史發(fā)展、歷史進步中的作用不能否定,但歸根結底歷史是人民創(chuàng)造。如果你覺得這樣說是在說教,那么有一個說法很生動。這個說法是我在基層調研的時候一個農民告訴我的。他說,你見過高腳玻璃酒杯嗎?我說,見過。他說,共產黨的干部就是高腳玻璃酒杯,我們老百姓舉著的時候,你就晶瑩透亮美麗風光;如果我們老百姓撒手了,你就落到地下,你就是一堆廢渣。這個話很直白,但是很值得我們去深思。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